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石頭對我雖堅,但其堅性並非來自石頭本身。若是自性堅,為何蓮花生大師能親鬆揉捏石頭,不是嗎?


石頭對我雖堅,但其堅性並非來自石頭本身。若是自性堅,為何蓮花生大師能親鬆揉捏石頭,不是嗎?

2018.5.4



https://www.facebook.com/Jamyangrin/photos/a.394329490597726.94555.161726813857996/1886620871368573/?type=3&theater




2018.5.3  19:22 ·

問:通過對《毗婆舍那》部分對空性的講解,學生明白:

1.在境那側並沒有獨立自主、客觀不變的自性;

2.我們對於境的安立是在名言上面,在凡夫的認識水準上,還是依賴於分別、伺察,是一種抽象的存在;

不知這兩個理解是否與《廣論》相符?



答:有關題一,沒有爭議,不做回覆。只想多加一點:很多人把自性 解讀為不變的意思,這是種偏見的解讀。就以詞義而言,自性是「以境自己之力成立其作用及體性」的縮寫。


有關題二,「境的安立在名言之上」這句話的現代語解讀就是「事物的存在都是抽象」。至於怎麼抽象化?是依賴誰的分別、誰去伺察?

如果,你無法被「抽象也是抽象而有」感到滿足,想要進一步去找出「如何抽象」的話,就是尋找抽象的自性,這樣一來則非符合廣論的究竟意趣。



問:那麼接下來,學生確實還沒有以此為滿足,是的,事物沒有自性,而我對事物的認識是在名言識,在我自己的分別心中,甚至我也認同,我所說、所想、所指的事物如果存在也僅存在於我的意識中。但我確實還可以感到事物的堅、濕、暖、動,頭撞牆會痛,手摸冰會冷,說明在我們意識外還是有種存在呀這種介乎於事物自性無和我們意識有之間的是什麼?僅僅說不存在確實和自己的實際感受不一致呀。



答:緊緊抓住您所說的「我確實還可以感到事物的堅、濕、暖、動,頭撞牆會痛,手摸冰會冷」這種感覺,這種感覺本身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詮釋了自性的堅、自性的濕。此時,您該以「應成」的邏輯破除。怎麼破呢?此事物有法,應成無自性,是緣起故。
既然以自力形成,何須觀待?既已觀待,何須自性?


石頭對我雖堅,但其堅性並非來自石頭本身。若是自性堅,為何蓮花生大師能親鬆揉捏石頭,不是嗎?


如同夢中的象並非夢中的馬,但其象與其馬的差異 僅能在夢中、抽象中形成,其差異絕非來自夢外之境抽象之外 若有從境而有的作用,應被找出才對,但找不出啊!而且其作用應當對每一者都相同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啊!


總之,還是同一句話:既然以自力形成,何須觀待?既已觀待,何須自性?



蔣揚仁欽(雖然本人盡力回答每個問題,但請不要將我的回答作為標準!我的答覆只是個參考,最終還得靠您們自己的智慧,配合著大教典及自己的經驗去做最後判斷。您們覺得我所說的有用,請廣傳;無用,請不予理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