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金在福智僧團, 混得比金的上師還要好 ,傳心委員可不要忘了在募款的時候提出呀!



金在福智僧團, 混得比金的上師還要好 ,傳心委員可不要忘了在募款的時候提出呀!
2017.3.31

本帖最后由 學弘正法 2017-3-31 22:38 编辑

太陽王之子   分享了影片201726 10:38 ·
這兩天陰雨綿綿,當雨水打在身上的時候,讓弟子想起了受病痛折磨的上師,憑藉著《依止法》對師長的信心,得到加持為了成就我們,上師這種示現我們一定要謹記在心。
-------------
2016
1120 · 【上師功德】~讚頌《金色雨滴》
這裡面是提到  上師依止師長的功德 不可思議。
那時候上師重病狀況很不好,隨時都有可能昏倒那麼嚴重
有一次上師的其中一位上師(一位仁波切),在得知上師的身體狀況後,特地來到上師身邊關心他,並且一起用午齋。
用完午齋後,上師的上師希望上師能陪他一起到外面走走,可是那時候外面正在飄著小雨,並且帶著一點涼意(通常我們遇到這種狀況,都會直覺覺得,師長不是要來關心我的嗎?怎麼我病成這樣子,不讓我好好休息,還要在下雨天陪你出去散步,可是上師不是這樣想的,上師知道他的師長是要來幫他要加持他的)
那時候聽法師這樣形容,仁波切走在最前面,上師跟在後面,後面又跟著兩排法師,他們很擔心上師的身體撐不住,所以旁邊還跟著一台車子,準備上師暈倒要送去醫院的,因為仁波切不要撐傘,大家也都沒敢撐傘,他們就這樣走了一段很長的路。
上師就在這樣的情境,感受到仁波切的加持,上師說,他跟在仁波切後面,仁波切一句話也沒說,上師看著小雨打在仁波切身上,看著仁波切的背影,於是上師感恩仁波切的慈悲攝受與加持,做了這首金色雨滴,那時候上師很感動這樣的加持,回來後,身體就逐漸康復了。

這裡面講的是依止師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可是通常我們不會這樣想,乃至於實踐。
**********************************
RE-
仁波切走在最前面,上師跟在後面,後面又跟著兩排法師;旁邊還跟著一台車子,準備上師暈倒 要送去醫院的
....>"
二排法師,跟在金的後面"-- 不知二排,是有多少位法師呢?
又不知金的這位上師,是何滋味, 以金的排場,竟可比他大呀? 即有二排法師隨侍著,多珍貴啊!

不過,回過頭來想,金在僧團,可以有這樣的由僧人隨侍的排場, 金的上師, 應該是很欣慰,即這不就是在說, 他這位女徒弟, 在福智僧團, 混得很不錯啊! 那他多光榮啊!
因此,金在福智僧團, 混得比金的上師還要好 ,傳心委員可不要忘了在募款的時候提出呀!

金最讓人刮目的 , 應該是這項不聲不響地搬錢, 與都已經靜悄悄地常進出台灣,但還敢要福智人,懺悔自己的業障(讓金不可進台),與多祈求"金可順利進台".


金最讓人刮目的 , 應該是這項不聲不響地搬錢, 與都已經靜悄悄地常進出台灣,但還敢要福智人,懺悔自己的業障(讓金不可進台),與多祈求"金可順利進台".
2017.3.31

http://www.gel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416&extra=page%3D1&page=40




本帖最后由 學弘正法 2017-3-31 21:39 编辑

太陽王之子  在福智教育園區。
2017
326 11:43 · 台南市 ·
【重要通知】
這個星期六,41日是西方人的愚人節,也是園區懇親日;
身為三寶弟子,應當善用暇身,因此廣邀廣論學員一起來造善,41日變成《福智愉人節》;我們來翻轉這個社會風氣。
當天,我們來做《上師功德》及《上師善行總結》大接力,所有的人無論是參與者或隨喜別人分享的,都是讓自他未來感得愉悅的樂因,因為,當我們在思念上師憶念上師功德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幸福之中了。
末學會先拋磚引玉,分享《上師功德十年總結》,後面再請同修大衆共襄盛舉,一同來接力。
------------------------------------
太陽王之子分享了相片。
2017.3.30  10:40 ·

諸位想到了嗎?

居士佛學營……
P島推動有機……
修建彌勒殿……
宣講四家合註……
推動淨塑……
***********************
RE- "
修建彌勒殿"
……>
修那裏的"彌勒殿"!  經費或因緣為何呢

RE-"
福智愉人節"
....>
是聽到人家說福智是愚人嗎? 不然, 為何要發起"福智愉人節"?

RE-
分享《上師功德十年總結》
......>
分享《上師功德十年總結》,"福智愉人節", 有何關係呢?
且金經營福智10,就要向人邀功或算帳了嗎?

不過,金還真不簡單,即就這10多年, 就可將福智的大部分資源,搬到加拿大P.
且金還能讓福智大部分的僧俗,對她這種偷偷的搬運行徑,歌功頌德成這樣,
金最讓人刮目的 , 應該是這項不聲不響地搬錢, 與都已經靜悄悄地常進出台灣,但還敢要福智人,懺悔自己的業障(讓金不可進台),與多祈求"金可順利進台".
忽然覺得福智這項活動是"對金粉, 是愚人節"; "對金,是愉人節"!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福智開了一家出版社後,就專門節錄真如/金的法語, 也就是現在不但可以公開, 還要人家去轉傳.

福智開了一家出版社後,就專門節錄真如/金的法語, 也就是現在不但可以公開, 還要人家去轉傳.
2017.3.29
http://bbs.gelup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407&page=9&extra=#pid818865


本帖最后由 學弘正法 2017-3-29 22:33 编辑

福智文化
2017.3.29

「越稀有越是寶貝,為什麼唯一的還要吵架呢?所以仔細地想一想,真的沒有什麼理由讓我們對身邊的人常常如此地表達不愉快。」--真如老師

#引用自真如老師四家合註淺釋7
*
看完别忘了按讚,轉傳分享*
***************************************
......>
福智開了一家出版社後,就專門節錄真如/金的法語, 也就是現在不但可以公開, 還要人家去轉傳.
,2014-2015年以前- 即金還沒有在台灣露臉,與福僧還沒念完五部大論之前(2014年算念完), 金的開示或法語,是不可以公開或外流, 對此,不知傳心委員,會如何回答呢?
難不成 金的這些開示,不是她本人的開示, 即是有人代筆嗎?

因為金的開示,不是法寶了,所以這樣不值錢的可以公開了嗎?

因為金的開示,不是法寶了,所以可以這樣不值錢的公開了嗎?

2017.3.29

http://bbs.gelup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416&page=40&extra=#pid818864


本帖最后由 學弘正法 2017-3-29 22:14 编辑

http://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master-zhenru/590-3-58
真如老師開示

珍惜你的善根,讓它增長廣大

詳細內容 真如老師開示   2015/02/17

2013
福智新春團拜的時候,如證和尚帶來福智接班人──真如老師的珍貴教言。
福智接班人──真如老師對大家有三個期望:
一、營隊會繼續每年進行,希望十年、二十年後,你依然在參加營隊。
二、祈願諸位能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的學佛。
三、祈願諸位對三寶的信心能夠十年、二十年的維繫下去、增長下去,乃至生生世世。

RE-
這三個期望 - 參加營隊, 長命百歲的學佛, 對三寶的信心,….>因為第一個期望是参加營隊, 那還真像是以 "營隊" " 營生"似的!

[
原文]
因為值遇宗大師教法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就值遇了,而且很相應。用師父的話來說,這不是一世的善根,不是短時間能夠積聚和宗大師教法相應的一個善根。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自己的善根,而且一定要把這些善根增長廣大。
如何珍惜自己的善根呢?
老師提出四件希望我們做的事:一、堅持上廣論研討班。二、認真聽法,勇於行善。三、認真供佛、拜佛。四、認真回向。

一、堅持上廣論研討班
真如老師說:「盯住你的廣論班,不要脫班。」為什麼?
(一)同學之間能相互制約、相互比較。環境策勵著自己,在這個環境大家相互比較著,比如說聽聞,我們會看哪個同學聽的點是怎樣斷除煩惱習氣、斷惡修善,他一張嘴都是講別人的恩德,看到別人的好處,我只要一開口就是說別人過失,這沒有辦法呀,我也覺得不太好,但就是這樣。所以老師覺得,修學還是要在一個相對能夠管束、有制約性的環境,若沒有環境制約自己,很容易就偷懶不想上課。
(二)參加廣論研討班會是生命中一個非常溫暖的記憶。我們會聽到很多生命故事,尤其是轉業的故事,非常的震撼!一年一年你看到這個修行人不停的不停的改變,有一天變到你覺得都想要給他磕頭了。你發現十年、十五年的堅持下來,他的生命徹底的蛻變了,佛陀的智慧深植於他的內心,他變成一個非常非常虔誠的佛陀弟子,非常的真摯、又慈悲、又有智慧,無形中他成為一些人心中的依靠。
(三)你也會發現自己在改變。在這過程當中,因為你的改變,就能傳遞給別人一種智慧、一種力量。老師說:佛法是靠什麼傳遞的?信仰的心傳遞信仰的心!就是當你心中有信仰的時候,跟別人互動,別人能感受到那種信仰的力量!
(四)上廣論研討班,就等於是見到師父。有一些人是在師父示寂以後才進研討班;有些人雖然以前看過師父,也很想再見到師父。如何才能見到師父?堅持學《廣論》,就一定能夠見到他。老師提到他的一位上師曾說過:「你不要難過,師父說他會回來,就一定會回來,這不是輕鬆應允的一句話,他說的他一定會做到。」所以當我們心中有那種期待的時候,你就把《廣論》打開,把手抄稿打開,把磁帶打開,聽,師父在跟你說什麼?
(五)廣論研討班會是我們生命一種深刻的陪伴。老師說:你們是不是有那樣的一個經驗,就是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辦,一聽帶,咦,好像知道怎麼辦了,然後一看手抄稿,啊,這一段正是說我的心事。所以佛陀的教法,師父的教誨,是對我們生命一種很深刻的陪伴。
總結第一點「堅持上廣論研討班」,老師有一段很重要的話:我曾經這樣想,廣論班是這個地上的奇蹟!天上的奇蹟不知道是什麼,地上的奇蹟就是師父建立的廣論班;你們就是廣論班裡的奇蹟,因為有你們才有廣論班。所以,我也和大家一樣,珍惜著你們每一個──哪怕大的小的廣論班,廣論班裡的每一個同學。
…..>
如證法師東一句老師說, 西一句老師說, 感覺常師父在世, 他好像也沒這樣的信服的引述吧!

[
原文]
二、認真聽法,勇於行善
(一)如何認真聽法?
1.
重覆再重覆。重覆的聽法,對《廣論》的內義就能慢慢了解,也能慢慢靠近師父的心。老師舉自己為例,遇見師父之前,他就很認真聽《廣論》;遇見師父之後,發現師父講的很多內容都聽過,他就跟師父說這個在哪裡有講過。去跟師父請教談論一些問題的時候,都覺得很愉快,對師父一點都不陌生。老師希望將來跟大家見面,一起研討《廣論》的時候,不要一問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我們對廣論要很熟練
RE- “
老師希望將來跟大家見面,一起研討《廣論》的時候,不要一問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 2013
金或法師就在這樣的瞎編, 以到現在2017 ,金還是偷偷的進台, 不敢公開露臉, 即還說跟大家見面, 如何如何,這不是瞎說,是甚麼呢?

[
原文]
2.
發心。要使發心成為你的習慣。如果有人管你就發,沒有人管你就不發,還不是你的習慣。要非常習慣性有一個殷重的發心——為成佛而聽《廣論》,為救度芸芸的眾生而聽《廣論》。每天在佛前這樣非常殷重的祈求,非常殷重的祈求,如果所聽的文義和我們的發心相應的話,它就是大乘的善根!大家都知道,你發心去哪裡,最後你就會去哪裡,所以這個發心像一個指向一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發心必須練到什麼程度呢?不是嘴裡念著「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這樣念過,必須要能夠動心,轉動你的心!我們平常會想要發心嗎?二六時中會想要發心嗎?過年過節時會想要發心嗎?親友聚會的時候會想要成佛嗎?很多時候我們把生命這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忘了,它沒有變成生命中的一種習慣。大家在自己的研討班裡練習發心,學了幾年以後,希望大家談到「成佛」就會動容。
(二)如何勇於行善?
真如老師說,我們常常會忽略生命最重要的宗旨就是「成佛」!成佛是什麼?就是究竟的離苦,究竟的得樂。把生命的痛苦全部透過修為斷掉;把那些我們仰慕的佛菩薩的美德,透過修行全部成辦!一旦設立清楚這個目標,就會把生命的格局開拓到非常宏大,就不會為芝麻綠豆大的事死死的卡在一個地方。執著在芝麻綠豆的小事上,會發生什麼事呢?會無法原諒別人的過失,希望別人道歉、希望別人認錯。
如何把一段你想起來就覺得心碎,或者你覺得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真的把它淡化掉了,不再浮上你的心頭,也不再對別人提起?需要智慧,需要佛法來開解我們的內心深深的苦楚。老師在「需要智慧」這一部份舉出很多方法:
1.
用業果原則考慮事情。你認為「我生命的困境都是某某某沒做好那件事情引起的。」但是用業果的原則去考慮的話,他那件事沒做好,跟你有沒有關係?
2.
要離苦得樂,最重要就是要有正知見。在特別委屈、特別受傷害的這件事上,你能不能停止報復別人、傷害別人?從報復、傷害,還有想要得到他償還我的現行中,自己把自己解脫出來。老去跟別人要債也痛苦啊!
3.
要常常去拜三十五佛懺。這個事情放不下,想起來就想找他算帳,怎麼辦呢?拜三十五佛懺!與其跟別人再吵一次,為什麼不去拜佛呢?
4.
不要串習惡業。為什麼?因為你串習了就會增長廣大,會墮落。串習得越久、越堅固,只會越痛苦而已。
5.
聰明的人不要選擇痛苦的活法,要選擇快樂的活法。
6.
不是只從對方身上尋找原因。
7.
你追著一件事情,十年、二十年都放不下,這樣活著太累了。
8.
依靠三寶,用佛所許的方便,讓自己心裡能夠透脫開來。
9.
從自己改起。你不改,我改。比如:我想要得到對方的關心,是不是要先去關心別人?兩個人吵架,是不是我先道歉?先道歉是軟弱的,還是堅強的?先道歉的代表先想開了。先去安慰別人的,是去除他人的憂惱,是慈悲的行為,修行人應該選擇這樣的行為。
10.
學習快樂的方法。是什麼原因使我過得這麼痛楚?是不是我沒遇到好的人、我沒遇到好的事情,還是我不會快樂的方法?如果是我不會快樂的方法,那麼我可以「學」如何快樂,我可以「練」,練我這個心,讓它學會朝著快樂的思路去,這樣的話,努力一段時間,我就慢慢的可以感受到快樂,那種光明照耀的感覺。
11.
在師父、文殊菩薩前祈求。
12.
認真聽《廣論》,用《廣論》改變生命中非常痛楚的部份。
13.
想罵人時,舌頭先在嘴裡繞七圈,七圈不夠,就繞二十一圈。老師希望我們控制自己的瞋心,因為我身語意所造的惡業,全部都會回饋到自身。
真如老師有一個期許,當我們感受到別人抱怨、責備、看不起……這一些業力的時候,我們還是要以好的造業方向對境造業。對境造業是我們要決斷的,不管這個境是什麼人,我對他要造一個利益他的業。如果你養成這種習慣,那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勇於行善」這一段講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夠把心碎的、非常痛苦的、沒有辦法原諒的這件事情扭轉過來,成為利他的心、利他的業,並產生決斷。這一段有兩個重要的理路:
1.
我們沒辦法原諒別人的原因,是因為他傷害我傷害得很深;而且我已經陷溺在這個痛苦當中,沒力氣原諒。老師希望我們轉變這種思路,實際上他傷害你不是自主性的。老師說,我們忘了他是在生死中流轉的一個不能自在的、可憐的、跟我一樣的凡夫,所以才會傷害別人啊!一旦你想像,他因為沒有智慧,因為沒有修為,所以做了錯誤的事情;可能他過後也覺得後悔,也想彌補,但是已經沒辦法了,所以這一點值不值得可憐呢?
2.
真如老師說:我們一直沒有辦法原諒別人,這種行為是錯的,錯在哪裡?──愚痴!成年累月地繞著一件傷心的事,請問:你有沒有理想了?你是不是生命從生到死就盤在這件事上,什麼都不想要了,你有出息嗎?所以老師希望我們能夠勇敢,咬著牙去原諒別人,去做一件超越自我生命的事情。
如何做到?要去聽法、拜佛、做善事,依靠三寶的力量去轉移,停止自虐。老師說:佛法告訴我們,要讓我們的心,從一種不原諒的、一種瞋恨的、一種憂傷的狀態,把它調整到理解式的、感恩式的、傾向於增長智慧和慈悲的這樣的一個心路。到了這樣的心路方向,我們慢慢的就會感覺到自心的力量。注意!自己的力量,你就沒有那麼害怕別人傷害你了。
三、認真供佛、拜佛
真如老師問:有堅持供燈、供水、供花嗎?在佛前合掌認真嗎?供花時不要擺著自己看得高興,獻給佛陀要有一個供養的心,就好像佛陀坐在那裡看著一樣。老師也承許,將要為我們講述三十五佛懺,有點像一本經的講法,會長期的講下去。
四、認真回向
有三種最殊勝的無上回向:
(一)回向無上菩提。
(二)回向生生世世值遇宗大師教法,值遇師父的攝受。
(三)回向令正法久住。有人說,回向現世安樂也能夠得到好處,老師舉喻,一個碎金子跟一屋子金子,你選擇哪一個?回向無上菩提,就好比一屋子的金子!
真如老師最後期勉大家:千萬別忘了自己有老師、三寶,千萬別忘了你是有善根的人。你值遇了宗大師教法,有僧團那麼多法師都在陪伴著我們的旅程,所以請不要習慣於孤獨……當你孤單的時候,想一想,我關心著你們,我也理解著你們,我會陪伴諸位的無上菩提之旅!

RE-
你追著一件事情,十年、二十年都放不下,這樣活著太累了。
….>
其實金說這段話,是要堵住那些想對她質疑的人說的, 即若有人還想要追問金: 常師父往生的實際狀況,為何要隱密10, 為何福智的錢都移到加拿大,福智現在傳承為何等質疑-以這些,對已經荷包滿滿,且目前還有這麼多僧人願意聽她招呼,金她當然可以說的這樣爽氣與好像很有修似的. 事實是這樣嗎?

Re-
當你孤單的時候,想一想,我關心著你們,我也理解著你們,我會陪伴諸位的無上菩提之旅!
…..>
金最後再來這段溫情喊話,就算是大功告成.
問題是, 為何這樣的開示,以前在福智內,要專人專放,不能公開與對外開放-即執事是說 金的開示是法寶, 公開或外放,會造成不恭敬;
那現在,是因為金的開示,不是法寶了,可以這樣不值錢的公開了嗎?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聞思修三慧的次第,內心智慧發展的進程

聞思修三慧的次第,內心智慧發展的進程

作者cool810 (silence)
看板Buddhism
標題[攝類]日宗仁波切:學習《攝類學》&《量論》的利益
時間Sun Mar 19 20:34:28 2017

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講學習《攝類學》與《量論》的利益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23.html

[節錄]
學《攝類學》對修行的利益 很多人因為自己不懂,說學《攝類學》跟修行無關,真正懂的人不會講這種話。因為不懂,覺得很難,看了頭暈,所以才會說這個不需要、不重要,覺得只要正襟危坐來修行 還比較容易一些。 但真要修行,學習理路是必要的,沒有理路的話,不會有經了解過後獲得的信心。隨隨便便聽上師開示,產生一些信心是有的,但這類的信心不會堅定。因為沒有理路,信心 很容易就退失,不容易生起堅信。
有好的思惟理路的話,不會只生時有時無的信心,而能生起堅定不搖、經了解過後獲得的信解,行持的部分也會變好,這很重要。
宗大師在《廣論》中提到:有很多人把佛經、《般若經》、《釋量論》當成「講」用的法,而不是「修行」時用的法。
認為修行的法是修持本尊、持咒、觀想本尊,這些才是主要修行的法,其他都只是講說用的、跟外道辯論用的,這是非常大的錯誤。
大論如果都只是講說用的法,跟修行無關的話,那這些論典會變得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講說、成就」二者就好像《俱舍論》中所說:「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佛的正法有教法和證法二者,教法是因,證法是果。(教量與證量,教、證二量。)

所謂的「教法」是對三藏的義理做聞、思,自己聞、思、執持,自己先學習,理解後 講解給別人聽。

所謂的「證法」是在經過聽聞、思維後已得定解的意義上串習的意思,唯獨這二者而已,沒有這些以外的佛法。(教量與證量,具格的佛法修行者具有教證二量) 佛法攝集於教法和證法二者,在法上分析觀察是教法,經過分析、決斷後去修持、串習是證法。這兩者一樣重要,不能只重視其一,而輕視另一者;只取其一卻放棄另一項。 要有良好的修行,要先分析、決斷要修的法,決斷後要進而修持、串習,這樣才會圓滿。
------------------------------------------------------------------------------
註: 佛法的修行,「聞思修三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次第一貫,「聞慧 (聞所成慧)與「思慧」(思所成慧)是「修慧」(修所成慧)的一分。依於聞慧生起思慧, 依於思慧生起修慧,對於法的內涵,有正確如理的聞慧與思慧,才有正確如理的修慧,這個次第是決定的()

亦即,沒有正確如理的聞慧與思慧,就沒有正確如理的修慧,就只會是徒勞無功、事半功倍的盲修瞎練。

(註:聞思修三慧的次第,如《雜阿含經》說四預流支的次第:「入流分者有四種, 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聞所成慧)、內正思惟(思所成慧)、法次法向(透過聞思二慧善知法次法向,生起隨順的修所成慧,以及依於隨順的修所成慧生起具相的修所成慧)。」)
 以聞思正法的法義,緣此法義定解的義共相,安住其上不分別修,稱為止修(奢摩他 /止),對於法義的內涵,如理思惟分析觀察抉擇取捨,稱為觀修(毘缽舍那/觀)。
佛法的止觀修習(止修、觀修),是以佛法三藏十二經教,正確認識其義理內涵與次第,能夠於佛法內涵通達深廣細膩且次第無誤,依之止修、觀修,趣向解脫。要了解佛法 經論的正理內涵,有賴於正確的聞思,以聞思所得進行止修、觀修,聞思修一貫。

 「修」是反覆串習、薰習之意。把容易相應於無明我執煩惱勢力習氣的心,透過法的 串習、反覆薰習的力量,使之轉於善與容易相應於正理的智慧,這種過程,稱為「修」。 修習,並非只是聽聽他人所說,看看經論所寫而已。因為無論別人怎麼說,經典如何記載,也無法調伏我們的內心。

必須透過經論上所說,與依於經論具格善知識所指導的多去聽聞,針對以上反覆的觀察,透過正理的思惟觀察分析抉擇,從內心生起符義的伺察意 ,乃至透過伺察意抉擇正因產生定解的比量,反覆串習,如此對於調伏內心才有幫助。

《攝類學》是佛教邏輯初階訓練的啟蒙教材,傳承源自印度那爛陀寺的佛法修學訓練 ,以合理論證貫通基道果的內容。其目的在透過因明推理的訓練,來掌握佛法經論中重要名相的定義、同義詞、分類、實例、相違、三句四句關係等,是奠定學習《五部大論》、 《四部宗義》、《中觀》、《毘缽舍那》等的基礎,也是訓練擇法慧的最佳工具,從而打開自己的思路,培養出正思惟和思所成慧,進一步配合正定生起修所成慧。

聞思修三慧的次第,內心智慧發展的進程,

聽聞佛法的階段 成就由〔顛倒知伺察意〕的「聞所成慧」,
由聞所成慧 成就「信信」(非量)。
成就聞所成慧的伺察意之後 ,進一步依於〔伺察意正因如理思惟觀察抉擇〕的串習,成就〔自依正因 引生不欺誑 〕的「思所成慧」,由思所成慧成就「比量」(勝解信)。
經由聞思二慧 產生自依正因 引生不欺誑的比量之後,依於「思所成慧」的比量,進一步得止、得觀,引生具相止、觀的 「修所成慧」,
依於具相「修所成慧」的串習,產生聖者聖道的現觀(現量/證信)。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89926871.A.C01.html
編輯: cool810 (123.205.79.24), 03/19/2017 20:36:43
------------------------------------------------------------------------
作者cool810 (silence)
看板Buddhism
標題Re: [攝類]日宗仁波切:學習《攝類學》&《量論》的利益
時間Sat Mar 25 20:04:47 2017

聞思修三慧的次第,內心智慧發展的進程…………

────────────────────────
補充:非量至量——認知產生的順序
摘自:《心類學》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出版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2008/06/mind-in-tibetan-buddhism.html
認知產生的順序 以「認知的七項分類」為例,學習認知理論的主要目的在於讓學習者瞭解:透過聽聞"、思惟"、修習"「無我義」或「空性義」等,我們的內心會經歷「分別顛倒知 (例如我執或實執)猶豫知(非傾向於事實的猶豫知等分猶豫知傾向於事實的猶豫 知)伺意知(屬於聞所成慧,亦即雖相信無我義或空性義,但仍未真正瞭解無我義或空性義,此時的無我或空性正見仍不穩固)


事勢比量(屬於思所成慧,亦即透過事勢正因 成立無我或空性義所得之新的、不受欺誑的決定解,發生在資糧道位的中品或中品以前)事勢比度知(事勢比量第二剎那及其隨後剎那均屬之)= 分別再決知(再次瞭解「事勢 比量所瞭解的內容」的認知。
因為由比量所引生,所以是分別再決知)結合止觀雙運的三昧(屬於修所成慧,此時進入加行道煖位)瑜伽現量(現觀無我義或空性義之智慧, 與此同時,行者從加行道位世第一法根本定 進入見道位根本定,從此才能真正對治並斷除徧計我執、俱生我執及其他顛倒知)瑜伽現前知(瑜伽現量的第二剎那及其隨後剎那均屬之)= 現前再決知(再次瞭解「瑜伽現量所瞭解的內容」的認知。而因為是由瑜伽現量所引生,故稱為現前再決知)」等等轉化的過程,

依次斷除輪迴的根本徧計我執及俱生我執而解脫輪迴。

顯而未定知只存在於不瞭解對境的「根現前知」、「意現前知」或「自證現前知」三者當中,而不存在於「現量」、「比量」、「再決知」、「無分別顛倒知」及其他所有分別知中。

認知的七項分類當中,只有「現量」、「比量」及「再決知」這三者瞭解對境;其餘 四者全然無法瞭解對境。

分別知是聯繫表象與實相的橋樑 如果沒有了分別知,則凡夫和佛之間永遠有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如此一來,凡夫便永遠無法成佛,因此分別知是聯繫凡夫的認知和佛陀的一切相智之間的橋樑。
一般而言, 科學研究者知道不能相信眼睛所見的,因此他們會相信儀器所看到的,但是儀器本身也會受到解析度的差異而得到不同的結果。一般人多半相信親眼見到或親耳聽到的對象,而很難相信思考所得的結論,因為眼識所見的是那麼的真實,但如果眼識所見的是實相,那為 什麼十年前所見的同一個對象,在經過十年之後看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如果眼識所 見的是實相,那十年前所見的,和現在所看到的應該完全一樣,但事實上不然,因此我們可以知道眼睛無法看見實相,例如分分秒秒皆在改變的細微無常現象並不像我們視覺所見的那麼實在,即使我們眼力再好也看不到這些。眼識是如此,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也不例外。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要靠什麼才能碰觸到對境的實相呢?
答案是透過「有分別第六意識」去思考"。
前五根識的產生,必須要有其各自對應的境像呈現在五根(眼根、耳根 、鼻根、舌根和身根)前,五根就像鏡子,當對境出現時,才會有前五根識產生,對境不在時,前五根識便消失;
但有分別第六意識則不需要對境呈現在面前,它可以把前五根識所覺知的瞬間影像,就像底片一般留存下來,但是清晰程度不若前五根識當中呈現的影像 。 弔詭的是,對境的所有特性 雖可以如實地呈現在前五根識當中,但前五根識卻無法完全瞭解對境的這些特性;
以「看見瓶的眼識」為例,雖然在「看見瓶的眼識」中,瓶的形 狀、大小、顏色、剎那剎那變化的細微無常及無我等性質,都會一五一十地反映在眼根中 ,但眼識卻只能瞭解到瓶的形狀、大小、顏色等較粗顯的特性,卻無法瞭解它剎那剎那變化的細微無常及無我等較細微的性質,而瓶的這個剎那剎那變化的細微無常與無我等較細微的性質,卻可以透過有分別第六意識思考而得知。 因此,有分別第六意識是和前五根識是截然不同的一種認知。
從佛教觀點來說,前五根識屬於「無分別的認知」或「無分別知」,而有分別的第六意識屬於「有分別的認知」 或「分別知」。前五根識只能覺知對境的「表象」,但要認識對境的「實相」則有賴於有分別的第六意識。

如何由有分別的比量進入無分別的瑜伽現量 就像顯微鏡一樣,除了要有聚焦的功能之外,還必須有足夠的放大倍率,才能讓觀察 者直接觀察到對境的實相;同樣的,光靠分別知雖然可以瞭解細微無常、無我和空性等等 這些稍微隱蔽的對境(簡稱稍隱蔽境),但卻沒有能力現觀這些對境。若要現觀這些對境 ,則必須結合「止」和「觀」兩者結合的三昧,而且這兩者缺一不可;因為前者(止)具 有聚焦的功能,它可以讓認知專注在同一個對境(例如細微無常、無我和空性這些稍隱蔽 境)而不散逸,後者(觀)則可以讓認知的倍率提昇,穿透對境的表象而到達對境的實相 。
 「認知理論」中提到,讓認知無法現觀對境的細微無常、無我等特性的因素,就是所謂的「聲總」與「義總」,唯有排除這兩個因素,我們的認知才能從有分別的比量進入無分別的瑜伽現量而現觀這些稍隱蔽境,
這個情況就像陳那《集量論》說的:「諸瑜伽者上師說,唯觀無雜之對境。」意思是說,瑜伽現量所觀的對境 不會混雜聲總和義總二者,而現觀對境本身。 而這個過程必須在產生「瞭解細微無常、無我或空性等稍隱蔽境的比量」並結合「止觀雙運的三昧」(加行道)之後,才能逐步揭開聲總與義總這兩層面紗,而要到見道位的根本定中 才能親見或現觀這些稍隱蔽境。
而從這時候才開始有能力真正對治(無間道)並 斷除(解脫道)包含徧計和俱生這兩類的煩惱種子與現行,這時所修的道才是「道諦」( 包含見道位和修道位兩者各自的無間道和解脫道);
而每一個階段的煩惱的斷除,才是「 滅諦」。
而為什麼經論當中每每提到:「在世俗現象(世俗諦)的顯現消失的情況下 才能觀察到的對境,就是勝義諦(無我或空性)。」原因在於,勝義諦或無我是現象的究竟本質, 是非常細微的,除了佛陀之外,一般有情是不能夠在觀察到勝義諦的同時,又看到粗顯的世俗現象,這就像當我們注視組成螢幕影像的顆粒(比喻勝義諦)時,我們便無法同時看到整個螢幕的畫面(比喻世俗諦)一樣。
亦即微觀的同時,無法巨觀;巨觀的同時,也無法微觀,這兩者總是交替出現。但是這兩種觀察並不會互相矛盾、並沒有互相排除,我們不會把微觀所見的現象用來否定巨觀所見的現象,同樣的,我們也不會把巨觀所見的現象 用來否定微觀所見的現象,因為不論微觀或巨觀,所觀察的均為同一個對境。

因此,例如以「瞭解空性的比量」(有分別第六意識)作為基礎,然後依次產生「緣空性的止」(有分別第六意識)、「緣空性的觀」(有分別第六意識)、「緣空性的止觀雙運三昧」(有分別第六意識),直到「現觀空性的根本定智」或「現觀空性的瑜伽現量 」(無分別第六意識)才能開始逐漸對治並斷除徧計與俱生的煩惱障、所知障。
這就像《 廣論》所引的《大寶積經.迦葉請問品》:「迦葉!譬如兩樹為風振觸,便有火生,其火生已,還焚兩樹。迦葉!如是觀察,生聖慧根,聖慧生已,燒彼觀察。」亦即說明了由「 觀察」(正確的有分別第六意識或比量)產生「聖慧」(無分別的瑜伽現量)的情況。 --
 「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如是解法性,則見盧舍那。……菩薩摩訶薩發大願故, 雖復了達一切法相,大慈悲心轉更增長,無量功德皆具修行,於諸眾生心不捨離。 何以故?『一切諸法皆無所有(了知一切法 自性無所有),凡夫愚迷不知不覺,我當令彼悉得開悟,於諸法性分明照了。』」

~《華嚴經》

編輯: cool810 (123.205.79.24), 03/25/2017 20:07:14
推文會自動更新,並會自動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