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菩提心是「任運而起地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與自身的助伴─為了利他而緣圓滿菩提的欲樂心所相應而生,大乘道入門之道類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識心。


菩提心是「任運而起地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與自身的助伴─為了利他而緣圓滿菩提的欲樂心所相應而生,大乘道入門之道類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識心。 

摘自《入中論略講—至第五菩提心》月稱論師 造 法尊法師 譯

見悲青增格西 教授



(月稱菩薩 自釋)菩薩正因,即此悲心、無二慧、菩提心之三法。如《寶鬘論》云:「本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邊慧。」

(宗大師 疏)安立此三為菩薩正因,是《寶鬘論》意。彼云:「若自與世間,欲得大菩提,本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邊智。」此但說為菩提之根本,未直說為菩薩之根本。然根本即最初義,以彼以三種正因為最初,故知即是菩薩之正因。又說三法為菩薩因者,在觀察聲聞獨覺既從佛生,諸佛從菩薩生,則菩薩復從何生,故知非是能建立因,乃明菩薩之能生也。

    如是立此三法為菩薩因,其最初得名菩薩者,是否指最初入道者而言?若謂是,則不應安立大乘發心為彼之因,以初發彼心者,即立彼為菩薩數故。亦不應安立不依二邊智為彼之因,以諸菩薩要先發世俗菩提心,而後乃學菩薩六度行,要學般若波羅蜜時,乃學不依二邊之智故。若謂否,則與所說如初月及如藥樹嫩芽之菩薩皆成相違。答:不許後說。雖許初說,然無前二過。以菩薩前導之發菩提心,意在修學發心,非謂修成之真實發心。此如嘗蔗皮及皮內之汁味。若但發宏誓,為利一切有情故,願當成佛,此乃隨言作解,如嘗蔗皮之味,雖此亦名為發心,然非真發心。若依修菩提心之教授而修,發生超越常情之勝證,如嘗蔗漿之真味,即真發心。《勸發增上意樂會》即依此義密意說云:「愛樂言說如蔗皮,思惟實義若真味。」



(青增格西 講記) 「為利有情 願成佛的心」其實仍不是菩提心,因為尚未達到一定的心量。菩提心是一種任運而起的心,也就是「任運而起地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才是菩提心,生起此心時即入大乘資糧道。

任運而起的菩提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或說蔗肉式的菩提心。先前,一直思惟眾生的苦,然後生起「我要成佛」的心,雖然這種心的力道很強,且「為利有情」、「願成佛」二條件都具備,但是因為想法上仍是經過造作、努力而得,所以是蔗皮式的菩提心(造作式的菩提心);不加思索、任運而起的,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對菩提心的掌握非常重要,因為經論中有關菩提心的描述非常多,如此處「如自所了達法,願諸有情皆能通達」,說這是菩提心等,類似的情況很多,但是這些都要當作是不了義,是在說某一部分,不是完整的菩提心。仔細認識菩提心的話,在般若書籍,如《八事七十義》就提到菩提心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先了解何謂「道」(「地」)?何謂「大乘」?字義上,乘是扛、承載之意,承載一切有情即是大乘,只扛著自己的利益,就是小乘。若是解脫,乘就是能承擔這樣的利益,將你帶到有利的地方。道就像世間的道一樣,能帶我們出三界輪迴。地如世間大地能生萬物,萬物都依賴地,同樣,大小乘功德都依此生長上去。道、地與乘是相同的意思,都在講一種心,但是這些都是字面上的解釋,完全不準確。

定義上,道是任運而起出離心所攝受的智,小乘道是任運而起出離心所攝受的智(),大乘道是任運而起菩提心所攝受的智())

菩薩、佛是擁有大乘的行者或成就者。佛、菩薩與大乘是擁有者與被擁有的關係,如為利有情、為自他成就佛果的希求,這種希求是希求者菩薩所擁有的。菩提心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具有這種心的人都會如此希求,心相續中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除了這個希求外,此有情的心中還有大悲心、空正見等,這些也是道(或乘、智)

道的定義中,「攝受」的意思是相互提攜,即出離心增長時,其他的智也會增長,其他的智增長時,出離心也會增長,如修無常時,出離心會一再增長,修出離心時,修無常的心會增長,這二類就是相互提攜。

我們會有三種心,善心、煩惱的心,如貪、瞋、癡;還有無記的心,如吃飯時的心等。大、小乘行者比起我們來說,他的心相續會多一個部分道。即行者心續中會有一般世間的善,也會有煩惱、無記的心,但是他還會有道,道也是善心。成阿羅漢後,就不會有具煩惱的心這個部分;成佛之後,具煩惱的心、無記的心都不會有

說「出離心所攝受的智」意思是,有一部分的心不被出離心攝受,如吃飯時的心,出離心發展與否都與它無關;有一部分的心不僅不被出離心攝受,還與之對抗,如煩惱,出離心越是發展,煩惱的部分就越少;而有一類的心,與出離心有相互提攜的關係,這類的心就是道。

道的名稱琳琅滿目,有四念住、四神足的說法,也有四諦十六行相、十二緣起的說法,也有資糧道、加行道等的說法,有的是用階段取名,有的是以某種原因取名。有關道的內容,整體上說來,小乘五道所修的就是四聖諦,大乘五道十地所修的內容就有很多。

菩提心(大乘世俗發心)的定義是,與自身的助伴─為了利他而緣圓滿菩提的欲樂心所相應而生,大乘道入門之道類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識心。

    一、(第一個)「大乘」:菩提心與道的關係為何?

大乘道即是由任運而起的菩提心所攝受的智,沒有被菩提心所攝受就不是大乘道。什麼時候入大乘道就看什麼時候生起任運而起的菩提心。

一個人可能會修悲心、利他心、布施等,但是在沒有生起菩提心之前,那些就都只能是功德而已,不是道(地、乘)。如在任運而起菩提心未產生前,修悲心會幫助引發菩提心,修造作式的菩提心也會幫助悲心的發展,但是這個悲心不是道;若修出任運而起的菩提心,此時悲心也會成為大乘的道,同樣,若有出離心等也都會成為大乘道。

    二、「意識」:只要是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都是菩提心嗎?就談到第二、三個條件。如佛的眼識也是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王,為了遮除佛的眼識等是菩提心,所以加了意識此一條件。又,會有一些心所,如與菩提心一起的五相應心所,或為利有情願成佛的欲心所,它們雖是具有為利有情願成佛的想法的心,但是都不是心王。

    三、「大乘道入門」:佛陀的空正見也有菩提心的功能—也有希求成佛的想法,即具備了菩提心定義的一部分,可是我們不能說佛陀的空正見就是菩提心。雖然佛陀的菩提心和空正見的功能很像,但菩提心就是菩提心,空正見就是空正見。為了擋住佛陀的空正見是菩提心的情況,所以才講「大乘道入門」。

    四、「道類」:前已釋何謂「大乘」,何謂「大乘道入門」。有菩提心就入了大乘,沒有菩提心就是退出大乘或沒有得到大乘,從資糧道到佛果都有菩提心,但是菩提心是否都是入門?也不是,得了菩提心的第二剎那到佛果的菩提心這些就不是入門,如 加行道的菩提心不是入門,佛陀的菩提心不是入門,如果佛的菩提心是入門的話,就會成為一定要成佛才會變成大乘。

所以講菩提心的條件時必須說,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樣一個入門的道,以及跟它類似的道。所謂類似的道,就是指第二剎那以後的道,其雖不是入門,但是與入門的道類似。

    因此,簡單地說,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是菩提心,但是仔細說什麼是菩提心,就要加上這四個條件。四個條件中,

第一個「大乘」是為了擋住蔗皮式的菩提心,

「道類」是為了將資糧道第二剎那以後的菩提心納入,

其他二個條件則是圓滿「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句子本身未表達出的內容,所以說菩提心是「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主要意識」是較為圓滿的說法(「主要」要表達心王)

真正的菩提心定義講起來很拗口,先記住這樣的說法,以後再去對照真正的定義理解。

又,雖然透過定義的簡別能清楚地標示出菩提心,但是要理解菩提心仍要透過正文一連串的內容。

    所以,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是菩提心,也就是具有此心時,行者就變成菩薩。

問:菩提心是菩薩的因嗎?

答:不是,因為具有菩提心與成為菩薩同時,所以菩提心不是佛子因。

問:但是,月稱菩薩說「菩提心是佛子因」?

答:《入中論》禮讚文的「菩提心是佛子因」(或「此中的菩提心是佛子因」),講的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包含蔗皮式與蔗肉式的菩提心。即如修知母、念恩、報恩等至增上意樂,接下來會修菩提心,此時有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可是不是任運而起,一直訓練到使其任運而起,就真的變成菩薩。

但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都是菩薩的因嗎?也不是,因為佛也有這個心,但是佛的這個心就不是菩薩因。因此,禮讚文的菩提心的界限是從眾生到佛地之前[1]







[1] 問:禮讚文的菩提心應不能包含蔗肉式的菩提心,因為真的菩提心生起時即是菩薩,若包含蔗肉式的菩提心就不能說是佛子因?答:是因的話,必須前面要具有,但是不見得後面就不包含,如木頭是木桌的因素,但是木桌自己本身就是木頭。又如,後面會談到的,大悲心是佛子因,因為初如種子、長如水,最後會成為果,具有這三個條件的大悲心是佛子因。同樣的,此中的菩提心包括蔗皮式與蔗肉式的菩提心是佛子因。又,要釐清:「此中的菩提心」不是菩提心,不區分時說到菩提心的話,指的是真正的菩提心,真正的菩提心不是佛子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