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8日 星期日

如證對常師父的死因不明,死狀悽慘,不追究,對金女則是一再地推舉;已經卸下住持位置的如證,還挺身的對外說”我還是比較喜歡稱金女為上師”的幫金女的地位背書-因此現在可以肯定”如證真是要當金女的忠誠徒弟”呀!若福團是家保險公司,福團專屬"義工",就是保險員,而推銷的是"來世險",只是這家保險公司,不負責理賠


如證對常師父的死因不明,死狀悽慘,不追究,金女則是一再地推舉;已經卸下住持位置的如證,還挺身的對外說我還是比較喜歡稱金女為上師的幫金女的地位背書-因此現在可以肯定如證真是要當金女的忠誠徒弟!若福團是家保險公司,福團專屬"義工",就是保險員,而推銷的是"來世險",只是這家保險公司,不負責理賠

2019.9.8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53123191590245/permalink/2391895727712987/



RE-[如證說] 造善業一定感得樂果的!然後你承擔那麼多人的痛苦,那麼多人的痛苦都匯歸到你頭上來,然後你很快樂的把它承擔下來:「沒關係,我來承擔!」等到下一生你再來的時候 你的痛苦誰担?全部的人幫你担了!你說對不對?

@....> 如證這樣的說法,有沒有問題呀! 即現在承擔多人的痛苦,再來時,痛苦會被全部人幫擔!

那是說我等的痛苦或快樂,都可以這樣的轉換?

且這樣轉換後,就可以到達沒有痛苦的解脫或成佛之地?


RE-節錄自20061111 如證法師開示

@...>如證在2004.10.15-2008.10.15之間-是代金女的,當福團面上的接班人.200810月時,如證才這樣的對學員明說.

總之,面上是常師父接班人的那4.如證多是坐在高高莊嚴的法座上講法-2008.10,金女要如證對外公開的說金女才是常師父指令的接班人,如證在福團的聲望,一下子一落千丈的掉入會欺騙眾人的僧人行列.

雖如證還是被金女任命為僧團的住持(2016年為止),但如證那個自己想講甚麼法的風光,完全不在了-以如證從200810月以後,只要是上台說話,多是金女的傳聲筒”-即如證後來只要一開口,就是要將金女說過的話,重複的說一遍或數遍,且最後一定還會如機器人的再讚嘆金女一番的收尾.

乃至到20176月後,因二位上座(淨明/梵因法師)離開僧團,與對金女作指控,這位已經卸下住持位置的如證,還挺身的對外說我還是比較喜歡稱金女為上師的幫金女的地位背書.因此我們現在可以很肯定如證真是自願要當金女的忠誠徒弟!
----------------------------

太陽王之子 覺得很重要──福智教育園區


【觀功念恩的know how

《我們可以怎麼做?》

--------------------------

天火    阿證不覺得自己很可悲嗎?好好的修行最後卻變成「傀儡」,離修行越來越遠,常師父看到阿證這樣應該會想氣到想從墳墓裡復活,敲打一番說:「這個孽徒。」
如果常師父沒被害死多活幾年,或許現在的福智就會不一樣了。

福智內幕大公開   自己師父死因不明、死狀悽慘卻不去追究
當鳳山寺17年,欺騙信徒學員,講了多年的大師兄故事前言不對馬嘴。
不當真正的出家人,卻去當金女的超級推銷員。
他口中的"善業",不聽也罷。

聽聽如證說依師是個鐵門檻. 之後如探囊取物。
此乃金女的廣論穿線自創依止法第9章: 抱著視師如慈父的孝子心 邁過鐵門檻, 後面如探曩取物! ---->火山孝子。

Helen     我夢見:有人講一個公案勸說信徒要放下,就收信徒一百萬的供養....馬上就驚醒了。

Chloe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Chloe    我最討厭什麼事都要牽扯因果輪迴,既然入世就要廣積緣,善待人,嚴律己,一起順其自然,不用講什麼大道理,從古至今世間本有善惡,都是在考驗,就算這世善人,下世也可能是惡人,沒有誰擔的問題,唯能去惡習從善德才是最好累積福報的方式!

      就是 一堆誒不思考的學員 讓他拖儡空空轉

天火    我超討厭福智人那邊一句「業」,那邊一句「因果」的,再來個什麼「公案」的,最後再加上「你這是毀謗會下地獄喔!」這句,一整個讓人很想翻白眼,我覺得如果「業障」、「因果」是人的話,他們應該很無辜,每天都躺槍。

   好奇? 如證的這番話, 是對"義工"講的吧! 坦白說個人對義工的定義是"做時, 心不求回報", 但是對於福團的"義工", 個人很排斥. 一接觸福團就黏了過來, 打電話一直魯, 好一陣子才能甩掉. 我想這些"義工"都覺得自己正在造善吧!! 若比喻福團是家保險公司, 福團專屬"義工" 就是保險員, 而推銷的是"來世險". 只是這家保險公司不負責理賠

天火    真的!那結構真的如同保險公司,偶爾想休息不去做義工還不行的那種。

Jen    以「賺功德」的心態買下「來世險」,意味着下一世還要再來才能享用到,那要如何了生死出輪廻呢?

行善雖好,但也是種執着,還是在六道輪廻裡。佛法講明心見性,要修淨業,就是斷惡修善都不着相(心不執着),就不在六道。

佛教雖遍談三世,但還是着重在今生今世的行為造作。
從對所求入門,提升到無所求,更進一步實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佛教的精神。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