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若福團金女有”驚人的說法功力”,那為何在2005-2015年,金女的說法,不管錄音檔或文字稿,都要隱密的”專人專管”的,不能對外開放呢? 金女與金女集團可能都清楚金女這種”心靈雞湯”的法,是不能如是直白白的對外公開-即是需經過一群”明星福僧”的推捧後,才能亮相;從2005年到2019.5,福僧一再說金女是多善巧說法,與所說的法多不得了,可都是精心鋪陳的”騙局”吧!?


若福團金女有驚人的說法功力”,那為何在2005-2015,金女的說法,不管錄音檔或文字稿,都要隱密的專人專管,不能對外開放呢? 金女與金女集團可能都清楚金女這種心靈雞湯的法,是不能如是直白白的對外公開-即是需經過一群明星福僧的推捧後,才能亮相;2005年到2019.5,福僧一再說金女是多善巧說法,與所說的法多不得了,可都是精心鋪陳的騙局!?
2019.5.31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53123191590245/permalink/2325530177682876/


護持福智僧團回歸正法聯盟- ""行動分享了 1 連結2019.5.31




RE- 如吉說-老師說法的理路清晰有力,語句優美精準,又直指人心,每一講開示整理成文字稿後,宛如一篇篇精心琢磨出來的文章,令人歎為觀止。
@.....>
這是說金女說的法,當整理成文字稿-即經過好幾個月或半年的整理後.就令人嘆為觀止?
如是(即若金女有驚人的說法功力”)-那為何在2005-2015,金女的說法,不管錄音檔或文字稿,都要隱密的專人專管,不能對外開放呢?



RE-老師[金女]隨口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以大悲手,奉空性茶,解生死渴,潤慕道腸。」
真如老師就是這樣,總是透過一個乍似平凡的境界,教導大家如何體會、受用佛法;不單是自己受用,還要能夠善巧地用很精練、優美的文詞或語言,把它傳遞出來,讓所有眾生聽了以後都能夠心生歡喜,永遠記住它,在心中產生一種改變生命的力量。
@...>
若金女真是有這麼厲害的弘法能力,或有精彩的法要內容,那為何金女或金女集團,要從2005年隱藏到2015.3-2015.3.月後,金女(或金女集團)才對廣大的學員,正式公開她(金女)的真面容,與從此,才敢大式的將金女經過美化的影音檔流傳於網上呢?
這是藏私,還是吝法?!
還是2005-2015,金女與金女集團就是心虛-即都知道金女的這種心靈雞湯的法,是不能這樣直白白的對外公開-
也就是金女集團都清楚金女的任何的影音或文字稿,都需經過一群明星福僧的推捧後,才能亮相-

因此,2005年到現在2019.5,福僧一再說金女是多善巧的說法,與所說的法是多不得了的法寶,基本都是經過精心鋪陳的騙局!?



*當然,1994年就進入鳳山寺,當小沙彌的俊美如吉,在沒有太多見識,,被金女迷惑的,不知方向與不知所言,也是可能呀!
--------------------------------
http://bwsangha.org/news/d/569-07032
譯師心得() 釋如吉:萬般推敲,但為引發善念
四家合註
2016/06/27 40261

口述 《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主潤 釋如吉
整理 蔡素芬
[
節錄]

問一、譯經院譯師平均年齡不超過 40 歲,他們如何扎下深厚的譯經根基?

答:師父創辦福智僧團,早在 1994 年就開始招收沙彌預科班,我在那一年進入鳳山寺,次年出家在預科班學習。師父為我們安排豐富的學習內容。背書,即是預科班學習過程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一開始先背四書五經等等國學經典,乃至慢慢背誦佛學經典,如《佛遺教經》、《法華經》、《般若經》、《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中論》、《入中論》、《入菩薩行論》等典籍。…..師父最大的願望是為小沙彌打下一個很紮實的基礎,未來能像玄奘大師一樣,翻譯很多經典,尤其是現存漢地尚未翻譯的經典,都希望能夠完整翻譯成漢文,全部保留下來。
預科班小沙彌每天耳濡目染國學和佛教經典,以及祖師大德的著作,無形之中潛移默化,有如《廣論》所言「雖不故染自然薰」。加上師父專門為我們延請國學老師教導古文寫作,並鼓勵我們每天寫善行紀錄,我們心想既然學習古文,不妨用文言文來書寫。一開始不熟悉,琢磨良久才能寫出一行字,幾年訓練下來,速度愈來愈快,從最早要先想出白話文,再把它翻譯成文言文,到最後可以直接用文言文寫出想表達的內涵。
師父每遇貴賓學者參訪鳳山寺,常常情不自禁,帶著如數家珍般的心情,歡喜地拿出預科班同學的作品供閱。貴賓看完後,每每讚歎師父的教育深具遠見,驚歎沙彌們除了寫作水平甚佳,更重要的是文章所傳遞的思想都很正面,而且有深度。



問二、真如老師引領完成師父心願,印象較深刻的事?

答:老師說法的理路清晰有力,語句優美精準,又直指人心,每一講開示整理成文字稿後,宛如一篇篇精心琢磨出來的文章,令人歎為觀止。老師常言,世上最美的嘉言雋語,莫過於佛經中所記載的佛菩薩的話語,所以時常捧讀經卷,遊於聖賢智慧大海之中,逐漸能出口即成金玉良言。老師的身教,即是最佳證明。

譬如有一次師弟談話的場景,老師指著面前那杯茶,問大家如何描述這杯茶?
有人說:「桌上有一個白色的杯子,裡面裝滿了茶......
其他人也用一些簡單、樸實的話語來形容。
最後老師講道:「瓷杯貯滿清香,泛著柔和之光......
老師取瓷杯諧音,意通佛菩薩、上師的慈悲,用這樣的瓷杯盛滿芳香、柔光四溢的清茶。

又有一次,有一位法師送一杯茶 到老師面前,老師就要弟子形容一下這個過程。當法師各自表述後,老師隨口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以大悲手,奉空性茶,解生死渴,潤慕道腸。」

真如老師就是這樣,總是透過一個乍似平凡的境界,教導大家如何體會、受用佛法;不單是自己受用,還要能夠善巧地用很精練、優美的文詞或語言,把它傳遞出來,讓所有眾生聽了以後都能夠心生歡喜,永遠記住它,在心中產生一種改變生命的力量。

這是身為一個說法師,必須努力學習的功德,學習如何在說話、寫文章時,能夠用一種很優美、精練的方式,將佛法深邃、廣博、微妙的內涵表達出來,善巧傳遞到有情的心中。……



文章來源:《福智之聲》22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