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時輪金剛灌頂 蔣揚仁欽介紹


時輪金剛灌頂

2017.1.17




·20171月9日 20:24 · https://www.facebook.com/rsrc.php/v3/yB/r/-pz5JhcNQ9P.png

達賴喇嘛華語翻譯  蔣揚仁欽   介紹時輪金剛灌頂  專訪全文
一月 9, 2017
【西藏之聲201719日報道】達賴喇嘛尊者正於菩提伽耶主持時輪金剛灌頂法會,西藏之聲借這一殊勝場合對尊者的華語翻譯蔣揚仁欽進行了專訪,請他為大家介紹了時輪金剛灌頂的起源、意義,以及想要接受灌頂的信眾所需做的準備等,以下為訪談全文。
西藏之聲:首先請您介紹一下此次時輪金剛灌頂法會舉辦地——菩提迦耶的殊勝之處到底是什麼?
蔣揚仁欽:菩提伽耶不只是佛陀六年苦行的地方,也是佛陀成道獲得正覺果位的地方。所以對於佛教徒來講,是我們相當珍惜和重視的聖地。不止如此,追隨佛陀的弟子們、大師們,像是龍樹父子、無著兄弟,那爛陀寺這些大師,漢傳佛教的玄奘大師,義淨、法顯這些大譯師,當然還有西藏的大譯師們,他們以前來印度天竺 都會前來朝拜的一個聖地。這不只是佛陀加持過的地方,也是追隨佛陀的大弟子們曾經膜拜朝聖過的聖地,這個聖地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加持力。所以在這個地方舉辦第三十四屆時輪金剛灌頂大法會,具有其重大用意。

西藏之聲:時輪金剛灌頂法會對於佛教信徒來說有何意義?
蔣揚仁欽:時輪金剛是無上密、無上瑜伽,我們通常可以將佛教分為巴利語系所建立的教義,也就是平常所謂的小乘佛教,但是尊者不太喜歡用小乘這個名詞,因為講到大小乘的就有點鄙視、詆毀的感覺,所以尊者更喜歡用「巴利語系建立起來的教義」,也就是說這個教義建立時候,最主要使用的語言是巴利文。
針對大乘佛教,尊者喜歡用「梵文語系建立的教義」,或梵文傳統。在梵文傳統佛教裡面,又可以分顯教與密教兩者,密教又稱作密咒金剛乘。
當然沒有顯教的菩提心,還有瞭解空性正見的基礎,是沒有辦法學習密咒金剛乘的 。

顯教最主要講的是我要如何去愛護他人,我要如何去除自利心態或者「愛我執」。

愛我的這種執著分兩種,粗分的愛我執是我比別人重要,細微的愛我執是我跟他人一樣重要。

其實在未學佛之前 我們大家都會認為,我比別人重要,這是凡夫的想法。如果我不比別人重要,起碼要跟他人平等,因為大家都講人人平等嘛,所以我跟他人一樣重要。但是以大乘的觀點去看的話,這都屬於愛我執的一種,愛我執的體現。
因為無始以來到現在,如果「想自己」是正確的快樂之道的話,我們今天應該非常快樂才對,可是我們並沒有。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知道說,只想自己的愛我執,並非正確的快樂之道,這是愚蠢的自私,並非聰明的自私。如果你真的要為自己好,你就要拋棄粗分與細微的愛我執,打從心底為他人去著想,視他人比自己重要,這樣才能做到像佛陀一樣偉大的成就,這是大乘愛他的精神

在這個同時又講到空正見,也就是瞭解真相,因為我們想要離苦得樂,卻一直離樂得苦,最主要是因為不懂苦因為何,不懂樂因為何,為什麼不懂原因,就是對真相的不瞭解,所以叫空正見即空性的正見、或對空性的正確瞭解,這兩者屬於顯密共同的基礎。


密教比顯教的不共之處在於,在瞭解真相的時候,不只是究竟的真相要瞭解以外,瞭解真相的心識,必須在變得非常細微的情況下,去瞭解空性。所以這裡面說到睡眠瑜伽的觀修

也就是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我們只能隨著夢境而去做夢以外,我們沒有辦法操控自己在夢中時候的心識,但是瑜伽師在學密的時候,他會去操控自己最細微的心識,讓這個心識去瞭解空性將它轉為道用,這是密的不共之處



所以密,尤其是無上瑜伽部,裡面最主要說的就是如何將這個最細微的心識, 轉為道用,轉為空正見。這就是無上瑜伽部,密裡面無上瑜伽部最主要強調的內容。

所以時輪有不同的解釋,有一種解釋叫外時輪與內時輪,還有別時輪。但是尊者昨天所講的時輪,

指的是不變大樂,也就是說如何將這種從無始以來一直到成佛,也就是從無始亦無盡的這個最細微的意識,轉為了空正見,這種的不變大樂為識,這也是法身,由此隨著眾生不同的根器,化現出各種不同的化身,為輪,所以時輪金剛,尊者是用這種方式做解釋。


但是其實基本上的一樣的,透過別時輪,別時輪就是時輪金剛的灌頂,還有它的修持,還有它的一個瑜伽調服我們的內心,調服我們內在的時輪,內在的五大,有內在五大的調順,來去影響到外在的五大,去影響到外在的時輪,就是每一個人通過內心的改變,來去影響外在的地、水、火、風、空,或者外在世間的變化。所以這就是時輪金剛會帶來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最主要是我們內心和平了,才有辦法去影響外在的和平,才會帶來世界和平。


所以時輪金剛的重要之處就是說從內心裡面改變起來,

這種改變的方式就是通過利他主義的思想,他人永遠比自己重要,所以我要愛護他人,要勝於愛己般的去愛護他人,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瞭解真相,無上瑜伽部最主要就是說瞭解真相的時候,不是用粗分的意識去瞭解而已,該用最細微的意識去瞭解,透過這種的方式去建立內在的和平,就是所謂的內時輪,來去影響外時輪,帶來世界的和平。

西藏之聲:時輪金剛灌頂法會中的前行修法、安置地理等步驟的意義, 可否向大家依次介紹?
蔣揚仁欽:12尊者向大家做了「隨攝弟子」儀軌,也就是說「我今天開始要進行這次時輪灌頂的法會了,所以作為與時輪金剛無二上師的我,我有義務和責任,來去保護你們在這段期間不會受到任何業障的干擾,所以這時候會給大家開示,應該以什麼樣的動機與意樂參加這次時輪金剛法會

隨後的去攝持,也就是說我要好好的去照顧弟子的意思,我要好好的將你們作為我的弟子予以保護,跟你們講解哪一種的意樂才是正確的意樂,你們要以什麼樣的動機來去接受灌頂,在這個中間你們要注意什麼樣的事項。」



所以尊者在隨攝弟子的開示末端,有說到「六種子字」——「嗡」、「啊」、「吽」、「呴」、「炕嘛」、「恰」這六種子字的觀修。叫我們在灌頂未結束之前好好去念誦這六種子字,一方面去避免罪障的干擾,另一方面讓自己在這一次接受灌頂的過程能夠更加順利。但是我發現尊者其實也強調了一點,去除一切罪障的最好方法、累積一切福德的最好方法,就是菩提心和空正見的思維,尊者已經強調了這一點,後來才說六種子字的觀修。可是我發現,很多人在給我的問題反應中,沒有人談到菩提心與空正見怎麼思維,大都強調這六個種子字怎麼觀修,這有點本末倒置。


作為弟子,我們應該要去做的準備是,這幾天去好好思維菩提心與空正見,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再去想六種子字,而不是說好好的觀修這六種子字,卻將菩提心與空正見給忽略了,這樣我們的做法就不對了。


以上是 12日隨攝弟子的流程,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在修地基,也就是說我們要傳時輪金剛灌頂,不僅要有時輪金剛無二的上師為我們傳授灌頂,上師傳授的這個場所,必須是無量宮,無量宮就是佛陀住的地方。

在密教的用詞裡面,佛陀被稱為本尊,本尊所居住的地方叫無量宮。我們要去修這個無量宮,修這個壇城。我們必須要先將本尊的無量宮、壇城修起來,那修起來的時候,我們要先選好位子,然後去淨化它,就是說你選好一個地方之後,將它打掃乾淨後,再慢慢的來蓋房子,類似這個意思。


我們淨化了地基之後,會去供養天女和護法們。我們會跳金剛舞,這些跳金剛舞的僧侶們代表著空行母,來到這世間去加持我們現在選擇的這個地基,來加持這個地面之後,再來畫線,再開始用沙來繪畫,就是將這個屋子蓋起來的意思。

壇城蓋起來之後,尊者會請弟子們進入壇城,所謂的進入並不是說帶著我們的血肉之軀進入,不是這個意思,而是用觀想的一種方式,來進入壇城,觀想我們在壇城的東門外面,上師尊者正在壇城的中央,他是最主要的主尊,他叫我們進去,壇城東門打開,我們進入了壇城裡面,再來接受灌頂。這種都是通過觀想的儀式、觀想的方法來去進行的一種灌頂。

西藏之聲:在這裡已經進入正式傳授灌頂的階段了嗎?
蔣揚仁欽:進入了壇城之後就是正行,在這之前還有前行

為什麼會有前行,是因為透過隔夜的模式來去觀察這次灌頂的時候會不會有障礙,是否會順利。那時候會給我們護身線,也會給我們吉祥草,大的吉祥草放在床墊,小的放在枕頭上,幫助我們去觀察夢境里有無特別徵兆,來讓我們知道這次灌頂中是否會有障礙。另外,還的話還有一個它的驅除方式,如果一切順利,隨喜自己。
不過尊者也經常說:不論是好夢壞夢,都不要過分地去執著,壞夢你也不用太緊張,因為有驅除的方法,一切都是因緣而有的,並不是說不能改變了。如果夢境太好,你又會執著,這本身是一種障礙,這也不好,所以尊者說不要太過在意。
以上屬於前行部分,但是真正的前行就是弟子們必須好好去改變自己的動機:接受灌頂不是為了自己、自己的這一世和後一世,也不是為了自己的解脫,而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我必須要成就無上菩提。

在密座金剛乘裡面,提供了快速成就佛果位的方式,因此我要來接受這個時輪金剛灌頂,這才是弟子們在前行必須要做的預備,也是真正前行的意義與實質目的。尊者告訴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目的,至於吉祥草與護身線,或者做夢等都是次要,最主要是動機,接受灌頂的動機。
正行就是進入壇城後,我們有七種嬰兒般的灌頂,就是甘露灌頂、寶冕灌頂、彩帶灌頂、杵鈴灌頂、佛號灌頂,密行灌頂,以及開許灌頂。通常尊者在國外只傳這七種嬰兒般的灌頂,但是不確定這次是否會傳授金剛阿闍黎灌頂等另外三種灌頂。為了成熟升起次第,為了成熟圓滿次第,為了能夠為他人而傳授灌頂,後面還有這三種灌頂,我不知道這次是否會傳授,我不敢確定,這個尊者會做決定,但是在國外只傳授如同嬰兒般的七種灌頂。

西藏之聲:灌頂的結行是指什麼部分?
蔣揚仁欽:結行就是灌頂結束後,尊者隔天就會做儀軌,後來將所有沙子收回來,請壇城的諸尊離開,主尊不算還有721位本尊,透過儀軌的方式將佛請走,請佛後將這些壇城沙子收起來,然後丟放在附近的河或海裡,來去幫助這個區域、來去加持這塊土地,這就是結行的部分,通常弟子不用參與結行的部分。
通常正行結束完之後,尊者會開放壇城,讓每個人去觀摩,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最主要的是以菩提心、空正見的動機,來去看壇城,這樣能夠淨除的罪障會比較多。如果你沒有菩提心、空正見的思維,只是想說壇城很有加持力,以這種強烈的虔誠心去膜拜壇城也是可以,這也會淨除罪障,但是遠不及有了菩提心、空正見思維的方式去膜拜

光是見到壇城,就能淨化上千劫,上億劫的罪障,在時輪金剛的續典裡面有這樣的說法。

西藏之聲:在傳授時輪金剛灌頂前,加入前行說法環節,這是否由達賴喇嘛尊者獨創?
蔣揚仁欽:是否獨創我不敢說,因為我沒有參與過所有傳授時輪金剛灌頂大師們的法會。以西藏的五個派系來講,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覺囊派來講,覺囊派持有時輪金剛傳承。但是在那之前,分「Ra」派與「卓」派(音譯),更早之前是來自於香巴拉,那麼香巴拉之前則是來自於佛陀。


我大概講解一下時輪金剛的背景,有兩種說法,一是佛陀三十五歲時候成佛,三十六歲的時候傳時輪金剛,但是也有一些人說佛陀三十五歲成佛之後,過了十二年,在靈鷲山傳授般若經的同年,於達尼雅卡達卡城(Shri Dhanyakataka)化身為時輪金剛主尊的模樣,為來自香巴拉國的月賢國王傳授時輪金剛。
後來這個月賢國王,把時輪金剛的法脈帶回去之後,這時候時輪金剛的第一部經典叫做時輪金剛本續,帶回香巴拉國就傳授給他的王子,所以歷代香巴拉國國王都是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也有這種說法。


那之後,時輪金剛又傳到了印度形成了兩派「Ra」與「卓」派,最後由卓派的一個叫嘎羅的大師,將Ra派和卓派的這兩大傳承融合之後,接下來就慢慢傳下來了,所以遍知一切布頓大師等都具有時輪金剛的傳承。
那他們以前在傳授時輪金剛的時候,是否有做這個前行的說法,我當然不知道,我也沒有去考據這方面的歷史,但是比起灌頂,尊者更希望來參加的信徒們知道佛陀的教義為何。連佛陀的教義為何都不知道的話,接受灌頂,只是一種隨緣的加持而已。並不是說得不到灌頂,是得到灌頂沒錯,可是那個力量,就等於一個很好的藥,你不直接把這個藥吃下去,而是放入一個一百公升的水缸裡面,把它稀釋化了,在裡面喝一湯匙的水,意思是一樣的,那這個藥對自己來講,沒有任何的幫助

但是你懂得佛法教義、懂得密的不共的殊勝,自己平常有在學習的話,再來接受灌頂的力量就會非常強大,對自己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尊者更重視前行的說法,因為對教義的認知,如果要二選一的話,這個比灌頂更為重要。所以尊者時常說,我用時輪金剛的名義號召了這麼多人,我的目的是想要讓你們知道佛陀的教義為何,但是你們很聰明,卻選擇了前行說法的那個時間不來,只選擇灌頂的時候才過來。所以尊者有時候會開玩笑地跟我們說起這件事情。
我不敢確定前行說法是不是尊者獨創的,我相信其他的上師也有可能這麼做。但是尊者這麼做有他的遠見,我希望大家能夠知道這一點,因為現在很多人學佛好像就是只要獲得灌頂,他們的一切罪障都可以淨除了,其實不是的。真正能夠讓我們改變內心、能夠讓我們淨化內心、去除罪障的,靠得是菩提心和空正見的思維。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再加上灌頂的本尊瑜伽,那麼就會非常地強而有力。
如果沒有菩提心和空正見這一個基礎的話,那這個灌頂對我們來講只是一種結緣。真的只是一種結緣。

西藏之聲:尊者日前提到,會在傳授灌頂時將無法來此的西藏與中國信眾放於心中祈禱,大家等同於獲得加持。這是在傳授灌頂的上師允許下才可以的嗎?
蔣揚仁欽:尊者說過,師徒之間的關聯不受距離限制,確實也是如此。在傳授灌頂時,時輪金剛主尊無我的上師擁有最大的權力,他可以選擇誰要當他的弟子,誰不要當他的弟子,所以尊者已經把我們觀為是他的弟子,我們又把尊者觀為是我們上司的話,我們師徒關係就可以建立了。
師徒關係的建立就是灌頂的第一個優先條件,因為師徒關係不建立的話,我們是不可能從這位上師處獲得灌頂的。
尊者這次有特別地這麼開許,這次在德里俄羅斯講法的時候,當時我做翻譯,我也親耳聽到尊者這麼說過。

西藏之聲:西藏與中國境內信眾在正式灌頂的時候應該做些什麼準備?
蔣揚仁欽:最好的灌頂準備就如同我剛剛反覆地強調、以及尊者一直反覆對我們所說的,就是這幾天好好地去思維菩提心、好好地去思維空正見。
菩提心就是說如果真的愛己,可以讓自己獲得離苦得樂的話,我們只要想自己,就應該越想越快樂才對,可是並不是如此。你一直想自己最後只會導致自私自利、沒有朋友,就是孤單一人而已,所以想自己並非是離苦得樂的方式,佛菩薩都是想別人,這世界上沒有佛法信仰的這些偉人們,他們也是因為想著別人、對他人做出利益和貢獻,才被稱為偉人。所以,我們應該多為別人而著想,在這個時候多多地去想愛他主義、或是所謂的愛他心,從基本開始培養起,菩提心這部分的內容好好地去思維。
至於空正見,空性的思維也就是說-為什麼我們看到好的東西會想要產生貪心?為什麼看到不好的東西、或是看到討厭的東西,我們會想要排斥?

尊者說道,這是因為有一個非理作意的存在,非理是不符合實相,什麼叫不符合實相呢?

尊者時常講到一個科學家叫艾倫,他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憂鬱的病患,他透過科學證實了一點,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會產生討厭的對象,這個討厭的對象裡面,百分之九十以上討厭的看法,是跟實際不吻合的,是內心反射出來的一種假象而已。
科學家也知道,我們在生氣的時候,會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討厭的看法是不符合真相的,所以可見煩惱在產生的時是遠離了真相,作意了到這種非理的情況而後產生,這個就叫非理作意,而煩惱就來自於非理作意。可是很遺憾的,這位科學家並沒有解釋非理作意怎麼來的,但是佛家是說,因為我們只取「境"就是事物為真實有,我們把它看得太真了,所以才會產生非理作意,才會給非理作意機會去添增或捏造事物的好或是事物壞的成分,會去加強他,本來只有百分之十的好,但是一直加強並添增,來增意他的好、或者是他的壞,變成百分之百。原本只有只有百分之十的好,但是被我們非理作意視為百分之一百的好,於是就產生貪心了。


所以事物他到底是怎麼存在的?他是虛假的存在呢?還是真實的存在呢?這一點真的值得我們去思考,這是佛教不共的教義,這是其他的教義沒有的,唯有佛教才說到了這個無我的見解。

其實我字「Atma"在梵文裡面有真實的意思,不一定是你我他的我,而是有真實的意思,所以「無我」其實是「無真實」的解釋才對。
所以諸法的存在,並非像我們肉眼看到般的那麼真實,這一點要好好地去思維,為什麼是這樣的?為什麼非理作意會產生?
希望大家無論是現場來到這一個聖地也好,或是沒有來到這個聖地,需要透過網路來接受灌頂也好,希望這幾天大家好好地去思維菩提心、好好地思維空正見,這兩顆珍貴的心,這是最好的準備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