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如俊從2003年跟金女專學”依止”這一門學科,到2021年的現在,已學成跟金女一樣的,能將”任何一個教義,都連到”依止師長” 或 “修心念恩”-真是高材生呀! 達賴法王尊者 說“莫再先以「依止善知識」引薦入佛”; 金女說-學廣論的夫妻吵架,若常師父在,就不敢吵了-真的是這樣嗎?!那佛在世,信佛的人,應該早就無紛爭的,都被佛擺平了吧!

 

如俊從2003年跟金女專學依止這一門學科,2021年的現在,已學成跟金女一樣的,能將任何一個教義,都連到依止師長修心念恩”-真是高材生呀! 達賴法王尊者 莫再先以「依止善知識」引薦入佛”; 金女說-學廣論的夫妻吵架,若常師父在,就不敢吵了-真的是這樣嗎?!那佛在世,信佛的人,應該早就無紛爭的,都被佛擺平了吧!

2021.2.25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53123191590245/permalink/2837153349853887/

護持福智僧團回歸正法聯盟- ""行動

分享了 1 條連結。

2021.2.25

 

RE-[如俊說] 金女說"對治習氣必須要付出極其扎實的努力"而我(如俊)的體會是 "最大的改過力量的來源——傳承師長的加持。 如何得到師長加持?修信念恩、做師所喜、持戒、聞思。

如老師(金女) 舉過一個例子-學廣論的夫妻吵架,若常師父在,就不敢吵了吧!

老師(金女)說:「所有的煩惱中,最先要懺除的,是對上師的不信。」

@...>如俊到2021.2.22 還是在幫金女推動金女最會的依止師長的唯一教誡.

,如俊從2003年跟金女專學依止這一門學科,2021年的現在,已學成跟金女一樣的,能將任何一個教義,都連到依止師長修心念恩”-真是高材生呀!

只是如俊最後是引-[廣論]330頁:「現應勵力而求多聞。若不爾者,違越學處罪所染著,諸餘生中亦不樂多聞,不能學習菩薩學處。若於現法勤修開發智慧方便,能遮現法不學之罪,如《妙手問經》所說,餘生亦能速疾圓滿般若波羅蜜多。」--即重點是在多聞”,
為此,就很奇怪,即如俊為何前面一定要先說一堆依止 "金女說過的甚麼話",作鋪陳呢? 難不成如俊一定要這樣鋪陳,才能保身嗎?(即才能安穩的開視頻講法嗎?)

RE-如俊的 月光共學視頻標題:《廣論》的六度都收攝到同一個重點最省力的修行方法

@.....>很想問如俊他這段視頻-即《廣論》的六度都收攝到同一個重點最省力的修行方法到底是如同廣論說的多聞” , 還是金女或如俊最擅長的對師長修信念恩最先要懺除的,是對上師的不信?

若是前者(多聞),那就請如俊不要再這樣的,為了迎合金女,或個人口味,一再打這種莫名其妙的亂套"戰吧!

 

*在此節錄 達賴法王尊者 莫再先以「依止善知識」引薦入佛” 的一小段開示--看現在的如俊,還會不會(或願不願意)虛心受教了?.

[節錄]

*因為一些道次第的教授,在尚未建立這些基礎時,馬上以「依止善知識」引導,即「能視師如佛」、「如何視師如佛」等。

實際上,他們又無法立宗「上師一定是佛」,

因為應該要有未入道的上師才對。

如果「上師一定是佛」,那我們在成佛前不應說法、[]不能成為上師,這樣有何意義?

*宗大師的廣略論等都是依循噶當先賢大師的道次第論著,才會先以「依止善知識」及「暇滿義大難得」而撰寫。

但以宗大師自身的想法而言,應該會先從四諦開始引導,所以你們要依據教典的引導方式而說法修行!

 

RE-老師(金女) 舉過一個例子-學廣論的夫妻吵架,若常師父在,就不敢吵了吧!

@...>真的是這樣嗎?!那佛在世,信佛的人,是不是都無紛爭的,被佛擺平了呢?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cNbp1ZG4Q......

月光共學

3.29 位訂閱者

20210220-2

《廣論》的六度都收攝到同一個重點最省力的修行方法

《希望新生》 布施等六度涵攝一切佛法,六度最後後都收攝到同一個重點,都在告訴你最省力的修行方法。

----------

《希望新生》第92頁,第158--- 改惡習要真修實練

什麼東西做久了都會習慣,不停在惡行面前屈服也是習慣。不停作小丑也是習慣,不停欺騙別人、欺騙自己也是習慣。修行這件事情是不能靠謊言來撐的,對治習氣必須要付出極其扎實的努力。

()《廣論》119頁引《本生論》云: 「由修善不善諸業,諸人即成慣習性,如是雖不特策勵,他世現行猶如夢。」 因為業力真實不虛,所以對治業習氣要付出極其扎實的努力。

()最大的改過力量的來源——傳承師長的加持。

如何得到師長加持?修信念恩、做師所喜、持戒、聞思。

()針對改過,一定可以做的入手處是四力懺悔。

()老師(金女)說:「所有的煩惱中,最先要懺除的,是對上師的不信。」

()《廣論》中有關六度菩薩行的教授,在最後「此等攝義」時,都會收攝到同一個扼要——沒有退路。

而且進退之間的後果差距,天差地別。 [廣論]330頁:「現應勵力而求多聞。若不爾者,違越學處罪所染著,諸餘生中亦不樂多聞,不能學習菩薩學處。若於現法勤修開發智慧方便,能遮現法不學之罪,如《妙手問經》所說,餘生亦能速疾圓滿般若波羅蜜多。」

***************************

達賴喇嘛

2019126 ·

莫再先以「依止善知識」引薦入佛

2019123日達賴喇嘛尊者對上密院的格西開示

我平常說,普遍道次第的教授一開始說依止善知識,之後說暇滿義大難得,會以這種的次第解說。

但是我認為,現觀莊嚴論云:「修行及諸諦,佛陀等三寶...」應以此次第說法。

「修行」:二諦即修行屬性之教授。

應先說二諦。透過二諦的深入領悟,才能深信存在滅諦的可能性、煩惱皆出自實執、實執是顛倒見等的內容才能成立。

煩惱污染皆是暫時性,因為煩惱皆依實執而起,實執是顛倒知;

顛倒知再怎麼強大,都缺乏正量的依據。

透過「修行」——二諦即修行屬性之教授,奠定了佛法教理的基礎。再以第二「諸諦」——四諦的教授,認知了表象與真相的不同。

我們看到的表象是自性有、從境上而有。詮釋法無我的經論主要來自唯識及中觀兩派,其中的中觀宗更為殊勝。

如宗大師說:「此復現相除有邊,及以空性除無邊,若知現空顯因果,不為邊執見所奪。」

這可由「所遮諦實是否能被根識所見」而區別。

認為:「所遮諦實不被根識所見」,而主張意識所見的所遮,按照自續派的這種說法,就不能做到「現相除有邊」。

如果好好思惟上述內容,則會深信在闡釋法無我的宗義裡,中觀師更勝一籌;中觀師中,名言上否認自相的中觀應成之宗義真是令人稱奇!我很認真思考這些內容,每一天都在思考。

因此,由依序成立真相二諦,四諦中的滅諦,滅道二諦的法寶,自在宣說法寶的佛寶,以及如法修行、相續中初生滅道二諦的僧寶,這樣才能真正地認知三寶,這種現觀莊嚴論的引導真是美妙!

有時我可能說的太過,因為一些道次第的教授,在尚未建立這些基礎時,馬上以「依止善知識」引導,即「能視師如佛」、「如何視師如佛」等。實際上,他們又無法立宗「上師一定是佛」,因為應該要有未入道的上師才對。如果「上師一定是佛」,那我們在成佛前不應說法、不能成為上師,這樣有何意義?

道次第的論著雖好,但卻不是這般的深入。

現觀莊嚴論從二諦而說四諦,再說三寶的先後引導順序,說得真好。

宗大師的廣論等同我們的憲法。廣論在「依止善知識」時說:「自未調伏而調伏他者,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在「知識調伏、靜、近靜」之前是這麼說。

中士道時,先略說四諦後,又說:「如是四諦,大小乘中皆數宣說,是為善逝總攝生死流轉,生死還滅諸扼要處...故須如是次第引導學者。」宗大師這麼解釋。

宗大師的廣略論等都是依循噶當先賢大師的道次第論著,才會先以「依止善知識」及「暇滿義大難得」而撰寫。但以宗大師自身的想法而言,應該會先從四諦開始引導,所以你們要依據教典的引導方式而說法修行!

誠如宗大師說:「最初常求廣大聞,中達經論皆教授,最後日夜勤修持,一切迴向為弘法。善思此理計策妙,至尊智藏恩大哉!」宗大師一開始也廣大學習經論,後將所聞義實踐於修行中。大師苦行時集資淨障,於是生起證量,再以講授及修持的方式弘揚教法。這才是我們的大上師之所為啊!知道了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