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福團金女是千面鑽石嗎?達賴法王尊者說 “本身有了抉擇能力,再觀察你所認識的法友(善知識)是否具足這些條件。如果具足就可以依止;如果不具足,就以法友態度對待他;如果先前因為無知而依止了,遭遇許多痛苦,我覺得繼續下去對你無益。就不要像以前一般親近,保持距離,讓時間自然而然地解決你們之間的問題,我覺得這樣較妥當.


福團金女是千面鑽石嗎?達賴法王尊者說 本身有了抉擇能力,再觀察你所認識的法友(善知識)是否具足這些條件如果具足就可以依止;如果不具足,就以法友態度對待他;如果先前因為無知而依止了,遭遇許多痛苦,我覺得繼續下去對你無益。就不要像以前一般親近,保持距離,讓時間自然而然地解決你們之間的問題,我覺得這樣較妥當.

2019.6.26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53123191590245/permalink/2343770465858847/


2019.6.26

節錄一段與大家分享 這次提升營 主帶法師的最後結語,
這樣大家應該就會理解這位女士 為什麼受到團體內大家的崇敬了。

>>上師是千面鑽石<<    >>法師_提升營結語<<


我剛剛講說世界上,我不跟你們說這些話,有人跟你們說嗎?

有人敢勸你們說 你在家裡耍瘋子 耍我愛執 以自我為中心 造惡業,然後天天發瞋恨心,那沒人敢這樣說你的吧,

那剛剛聽到後面 上師[金女]現在好想弄一個大喇叭,衝到你們每一個人的耳朵說:請你記住我的話喔,我快要變成這個樣子了,我快要變成歇斯底里了,一定要在家裡造善業,要幸福喔,不要催殘對方,不要天天發瞋恨心,天天憂愁把自己弄成抑鬱症,不要這個樣子,你可以幸福的,你可以做一個善良的人在家裡造善業,好好的學廣論,聽全廣。全廣的時候你就會聽到我說 上次我說的 你們還記得嗎?

你有沒有發現說,尤其是老同學你想像一下,20年前聽師父講廣論錄音帶的時候, 你有沒有想到 有一天師父會有這樣的一個化身,這麼貼近你的生活,然後這麼親切的這麼熱情的關心你,你大概想不到這個面向吧,

但是剛剛上師[金女]還有講到另外一個 上師的另外一個面向,看到印度的小baby在那邊 覺得人家忽略他,拼命在嚎叫的時候,上師可以讓他安靜下來,我們好像看到上師的另外一個面向,

譬如說 下午一開始我跟大家講的,上師[金女]冬天之後[2018年的冬日] 第一次跟僧團法師開示的時候,就把學習空性的喜悅 跟希望清晰地傳遞給大家,然後上師跟大家講說,空性這件事在我的生命裡面變得越來越真實,這是上師冬天學習的心得,因為冬天 上師也在為夏天[20195-6月的結夏]學大中觀 做準備,

所以那個時候 [201810月後] 上師也請第一班學完五大論的這些格西法師給上師 預習毘婆舍那,預習毘婆舍那的部分 上師就有很多心得跟體會,


事實上 有一次我們那個最高班 幫上師預習毘婆舍那的法師,跟上師一起毘婆舍那研討到一半 他就哭出來了,他為什麼哭出來呢?因為他是辯論學最好的,他知道這些空性的理路抉擇 非常精細,非常的深廣,非常的不容易,可是他發現毘婆舍那的任何一段理路,任何一段理路,任何一段 隨便找任何一段,上師都可以馬上拿來結合心續 去解決面對任何境界 最不容易解開的結,最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一次又一次看到她[金女]顯現這樣的功德,他就感動得哭了出來了,這是我們法師看到上師的另外一個面向。

然後呢? 我也在幾年前 有一次,那個時候我們僧團有一位協助我們學習的頭等格西,如月格西,我在幾年前 有一次看到如月格西跟上師長談,討論修行的心得之後,常常聽到如月格西冒出這句話,哇!妳的心得 我好像只有在之前在祖師傳記裡面 有讀過!

都是同一個人喔,可以安撫印度小孩讓他不哭的,還有這麼貼近你的生活生命 跟貼近你的家庭 然後開示的,還有讓我們第一班學五大論的法師感動得痛哭的,都是同一個人,都是上師喔!

還有一次 我看到上師 跟幾位在世間經營事業 很有成就的CEO在做一些討論,交換一些用心的心得,面對事情處理的心得,其中有一位,經過這個討論,因為他有學廣論,經過這個討論 他就不由自主的雙手合十,然後跟上師講說,上師您才是大商主,您才是大商主,您才是大商主。

然後呢,上師還會做讚頌。所以有的時候,我想說以前師父讚嘆孔子是華嚴會上佛菩薩,我自己理解華嚴會上佛菩薩 就是這種形象,就是像千面鑽石一樣,因為他已經徹底了達一切法,他會根據眾生的因緣跟需要就會開展出種種不可思議的法門,接引各種各式各樣的眾生,但是都可以到達最圓滿的佛陀果位,所以能夠遇到這樣的師長,能夠遇到這樣的教法,事實上我們還有師長建立這樣的僧團,我們可以在在的慶幸跟隨喜。
------------------



達賴喇嘛說
2017
710 ·

當我們遇到一位法友(認為是善知識)時,不要立刻生起極大信心,急於依止。應以平常心看待,先從他那邊 得到介紹道次第的經論,自己學習,對佛法基本架構 有所認知、對教理 有點體認,再了解善知識所必須擁有的條件是哪些。

本身有了抉擇能力,再觀察你所認識的法友(善知識)是否具足這些條件。

如果具足就可以依止;

如果不具足,就以法友態度對待他。
如果先前因為無知而依止了,遭遇許多痛苦,我覺得繼續下去對你無益。就不要像以前一般親近,保持距離,讓時間自然而然地解決你們之間的問題,我覺得這樣較妥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