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心靈雞湯上癮症嗎?把一些當下流行的話,做出模糊的修飾,就會變成很勵志的名言佳句;無論看再多雞湯文,聽再多雞湯語,都無法使人擺脫現狀,反而使人越來越浮躁不安;不少時候,可能有意也可能無意的,講者把佛法講成了心靈雞湯,而聽者,也把佛法當成了心靈雞湯。
2019.4.23
2019.4.23
2019.4.23
https://www.facebook.com/tsunmamiaorong/photos/a.863729580361941/1926235987444623/?type=3&theater&ifg=1
你有心靈雞湯上癮症嗎?
最近看到一些研究文章,提到了「心靈雞湯上癮症」。研究中提到,心靈雞湯能帶給人們短暫的快樂,以及解脫感,感覺自己讀了或聽了之後,就會變得努力,或者達到積極的改變,或者感覺獲得了某種獨家秘訣。然而結果是,無論看再多雞湯文,聽再多雞湯語,都無法使人擺脫現狀,反而使人越來越浮躁不安,於是在雞湯──自我麻痺──現實情緒低落──雞湯,這樣的循環中重複。現實的困境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心靈雞湯的公式
還有一些關於雞湯語句的研究發現,所謂的心靈雞湯,就是把一些當下流行的話,做出模糊的修飾,就會變成很勵志的名言佳句。之所以要模糊,是因為直接的說,就一定會有同意跟反對的一方,把話說得模糊,每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觀點解讀,於是這句話,就自然會有很多人喜歡。
於是,把時髦的詞語組織起來,仔細觀察就算毫無意義,但是也能讓人覺得很深刻。比如說:「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旅行」、「相信自己堅強 但不要拒絕眼淚」看起來是不是很有深意呢?然而這些話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要如何才能達到、為什麼要達到?達到了有什麼用等等,其實仔細想想,並不明確,只能各自解讀、各自欣賞。
於是,把時髦的詞語組織起來,仔細觀察就算毫無意義,但是也能讓人覺得很深刻。比如說:「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旅行」、「相信自己堅強 但不要拒絕眼淚」看起來是不是很有深意呢?然而這些話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要如何才能達到、為什麼要達到?達到了有什麼用等等,其實仔細想想,並不明確,只能各自解讀、各自欣賞。
把佛法當成了心靈雞湯?
在《判斷與決策》(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文章中,心理學家戈登彭尼庫克指出,有些人更容易接受一些偽深刻的空虛言論,而有些人則能覺察到這些偽深刻言論的問題所在,之所以能覺察,不是因為懷疑論,而是因為對於不明確和曖昧語句具有洞察力。
讀到這些關於心靈雞湯的研究內容,我禁不住聯想起各種佛法課程。因為在佛法課程的聽聞與學習上,發現不少時候,可能有意也可能無意的,講者把佛法講成了心靈雞湯,而聽者,也把佛法當成了心靈雞湯。
很多情況似乎有些類似。一些法友上癮於佛法的心靈雞湯,無比熱衷的參加各種佛法課程,聽完課後,也確實因為某些話語、某種表達方式、某種氛圍,而感到喜悅滿足與歡喜,好像佛果近在眼前,好像成佛並不遙遠,有如身處佛國世界充滿愛。於是追逐著各種佛法課程,只要上課、就想上課、喜歡上課。
在《判斷與決策》(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文章中,心理學家戈登彭尼庫克指出,有些人更容易接受一些偽深刻的空虛言論,而有些人則能覺察到這些偽深刻言論的問題所在,之所以能覺察,不是因為懷疑論,而是因為對於不明確和曖昧語句具有洞察力。
讀到這些關於心靈雞湯的研究內容,我禁不住聯想起各種佛法課程。因為在佛法課程的聽聞與學習上,發現不少時候,可能有意也可能無意的,講者把佛法講成了心靈雞湯,而聽者,也把佛法當成了心靈雞湯。
很多情況似乎有些類似。一些法友上癮於佛法的心靈雞湯,無比熱衷的參加各種佛法課程,聽完課後,也確實因為某些話語、某種表達方式、某種氛圍,而感到喜悅滿足與歡喜,好像佛果近在眼前,好像成佛並不遙遠,有如身處佛國世界充滿愛。於是追逐著各種佛法課程,只要上課、就想上課、喜歡上課。
只聽聞不修持,生命在空轉
然而聽課歸聽課,上課時的喜悅只在課堂上發生。回家後,仍然一如既往的做自己、是自己。至於那些所謂實修、練習、運用、修持等等實踐與落實的層面,似乎就不在考慮的範疇。於是乎感覺上並不遙遠的解脫成佛,始終遙不可及。不僅如此,甚至是當下的苦惱困境,也無以解脫。於是一邊在高深的雲裡霧裡美美地飄來飄去,一邊卻是在現實處境中水裡火裡痴痴地載浮載沉。
依照著心靈雞湯文的公式,把流行語湊在一起並加以模糊曖昧化,我開始嘗試造句。比如:「不是看不見,只因沒睜開雙眼」「佛性已然閃耀,何須盡力尋找」,又或者「生與死只是輪迴中的一次次火花」等等。寫到這裡,我分心地跑去造句了。發現自己滿有潛能造出各種模糊、曖昧,看起來又很深奧的佛法心靈雞湯句型。老實說,當我造句時,並沒有思考具體要表達的意涵以及要傳達何種訊息,只是符合語法結構的把字詞串在一起。可是,雞湯文造句的公式不就是要模糊曖昧嗎?能夠造出這些看起來很高深但是其實很隱晦的文句,我竟自鳴得意了起來。
依照著心靈雞湯文的公式,把流行語湊在一起並加以模糊曖昧化,我開始嘗試造句。比如:「不是看不見,只因沒睜開雙眼」「佛性已然閃耀,何須盡力尋找」,又或者「生與死只是輪迴中的一次次火花」等等。寫到這裡,我分心地跑去造句了。發現自己滿有潛能造出各種模糊、曖昧,看起來又很深奧的佛法心靈雞湯句型。老實說,當我造句時,並沒有思考具體要表達的意涵以及要傳達何種訊息,只是符合語法結構的把字詞串在一起。可是,雞湯文造句的公式不就是要模糊曖昧嗎?能夠造出這些看起來很高深但是其實很隱晦的文句,我竟自鳴得意了起來。
如何戒除佛法雞湯上癮症?
如何能不再沈溺於各種佛法雞湯中,不再追逐一次次言語上的慰藉,以至於無法腳踏實地,卻又不可登那各種形容詞堆砌出的美妙境界?
一、聽法時,請帶著真想學習,以及想要在生命中做出一些改變的心理準備。
二、找一位行為與所說比較同步的老師(慢慢你會感覺到,一個人說的是否就是他信的以及他做的)。
三、想方設法的把所聞所學,轉化成自己的行為。畢竟總是聽著他人的故事與經驗,長不了自己的能耐。最終,做到的才是自己的。
如何能不再沈溺於各種佛法雞湯中,不再追逐一次次言語上的慰藉,以至於無法腳踏實地,卻又不可登那各種形容詞堆砌出的美妙境界?
一、聽法時,請帶著真想學習,以及想要在生命中做出一些改變的心理準備。
二、找一位行為與所說比較同步的老師(慢慢你會感覺到,一個人說的是否就是他信的以及他做的)。
三、想方設法的把所聞所學,轉化成自己的行為。畢竟總是聽著他人的故事與經驗,長不了自己的能耐。最終,做到的才是自己的。
聽出廢話、排除廢話,腳踏實地
心理學家彭尼庫克的研究團隊發現,類似這樣的心靈雞湯表述,在政治言論、行銷、甚至學術界都很常見,研究團隊補充:「或許了解別人寫下或說出的心靈雞湯,可以幫助我們自己減少廢話。」廢話?是的,美好的廢話有其作用,不只娛樂自他,也能起到激勵振奮、營造希望、令人喜悅的效果。但是要注意的是,它也會模糊焦點,並讓我們上癮於追求一次次更刺激的言語體驗。也許我們該想一想,如何能透過聽出廢話來排除掉廢話,又或者,如何從自己開始不說廢話,築夢踏實。
在讀完很多關於心靈雞湯的研究與文章後,我發自內心的祈願,希望自己不要寫太多雞湯型的廢文,也希望自己不要說太多雞湯型的廢話。但是在親身練習造出了許多雞湯句型之後,我有些不確定了,因為突然發現,自己有著烹調心靈雞湯的潛力。
在讀完很多關於心靈雞湯的研究與文章後,我發自內心的祈願,希望自己不要寫太多雞湯型的廢文,也希望自己不要說太多雞湯型的廢話。但是在親身練習造出了許多雞湯句型之後,我有些不確定了,因為突然發現,自己有著烹調心靈雞湯的潛力。
~妙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