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義菩提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指的就是世俗菩提心-就是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但勝義菩提心是實在的菩提心
摘自《入中論略講—至第五菩提心》月稱論師 造/法尊法師譯
見悲青增格西 教授 (第二版,2012年校)
(青增格西 講記)
[節錄]
地道是真正的道次第,有標準的道次第格式,某一種心量到達某種程度就是資糧道,又到達某種程度是加行道,這些標準清清楚楚,如同法律一樣,清楚標出可行、不可行,像《廣論》就不一樣,它是以情感的方式,宣說修的勝利與不修的過患等,勸請修行。
簡單地說,我們做任何事都有前行與正行,如出門前準備行李是前行,出發上路是正行;修道也是一樣,正行的內容是入禪定修空性,前行則是聚集資糧,聚集資糧有點類似收集資訊、資料等。
修任何道時都會分根本定與後得智[1],
根本定是指專注在空性上的禪定,
後得智時就修菩提心、大悲心、布施、持戒等空性以外的法。
根本定又分為凡夫的根本定與聖者的根本定。
凡夫的根本定是,如在加行道時對空性達止觀雙運,那是在修禪,但是是用分別心在修。(初地以上就能夠用離分別識修空性。)
可以這麼說,菩薩也會吃東西等,那是一般的世俗領域,不在道的範圍中。
接下來菩薩去修行,修行可以分入定與出定,菩薩入定時,有很多種禪定的內容,不一定是修空性,如世尊示現成佛時,有一大堆魔來干擾他,所以祂就入定降魔,那時候修的是慈悲三摩地,是修慈悲而不是空性。
若是專注在空性上的定就是根本定;
若是禪定在空性以外其他內容,如修慈悲的定,或出定後的布施等就是後得智。
在應成派來說,佛陀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無漏智,除此之外,有情之中,只有聖者根本智 才是無漏智,才是完全沒有錯誤的,其他的都是有漏的。
像世俗菩提心很偉大沒錯,但是它還是有差錯的,因為它有二現、實有現,所以仍是有漏的。
總之,加行道的根本定,雖然是以止觀雙運在修空性,但是尚未現證空性,所以仍有實有現,還是是有漏的。
聖者的根本定則是無漏的,因為它是完全無過—沒有雜染。這種無雜染的智,有情之中,只有這種[聖者]根本定才有,所以又稱為無漏智。
* 大乘聖者根本定是無漏智,又稱為勝義菩提心。
* 聲聞、獨覺也有現證空性之智,但是那並不是勝義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必須要由悲心攝受。
若要給勝義菩提心定義,就是由大悲心所攝受的,現證空性的聖地菩薩智。也就是,勝義菩提心是初地以上現證空性的心。
又,勝義菩提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指的就是世俗菩提心,就是任運而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
勝義菩提心與菩提心沒有關係,但是它是實在的菩提心。
何謂菩提心?菩提指的是佛果,希求佛果的心是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才會希求佛果,勝義菩提心(空正見)不會希求成佛,它是緣某個法而了解它的空。
雖是如此,真正把菩提弄到手的是它,佛的智慧其實是由勝義菩提心達成的。會說「佛母般若經」,但是《般若經》不是佛母,真正的佛母是勝義菩提心,《般若經》是因為講說的是空正見,所以才說它是佛母。勝義菩提心才是佛的母親,如說小孩是父母所生,其實是母親生的一樣,但不同於母親只生出小孩,不會變成小孩,勝義菩提心不僅產生佛果,它後來也變成佛果,所以造成佛果的因素或成分就是它。
而世俗菩提心、大悲心就好像是模器一樣,是要造就勝義菩提心成為佛的智慧。
也就是,勝義菩提心自己成為菩提,從而佛陀的種種皆是它顯現出來的,所以菩提的真正因素是勝義菩提心(空正見),但是因為勝義菩提心沒有在想菩提,所以得不到菩提心的名稱。
菩提心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它是一個動機,在動機之後,要成辦佛果就要修空正見。成辦佛果的程度到哪裡,看的就是修空性到哪裡,都是由空正見方面在談[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