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

【月光共學系列】學習止觀的前行準備-如俊對金女的講話,是這樣的能言善解(道),真是有比金女還要高竿的感覺呀!如俊自立門戶吧! 反正金女只是想利用如俊的那張俐嘴,又不會將如俊,真的納入她的核心小組內,故如俊就早點醒吧!


【月光共學系列】學習止觀的前行準備-如俊對金女的講話,是這樣的能言善解(),真是有比金女還要高竿的感覺呀!如俊自立門戶吧! 反正金女只是想利用如俊的那張俐嘴,又不會將如俊,真的納入她的核心小組內,故如俊就早點醒吧!
2020.11.4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53123191590245/permalink/2749338025302087/

護持福智僧團回歸正法聯盟- ""行動分享了 1 連結

2020.11.4

 

RE-[福智文化]以下內容節選自「一個完美集聚資糧的法寶:學習《毘缽舍那》的準備4 .福智-真如老師講述《廣海明月》.如俊法師導讀」影片

@...>看如俊對金女的講話,是這樣的能言善解(),真是有比金女還要高竿的感覺呀!

*如俊自立門戶吧! 反正金女只是想利用如俊的那張俐嘴,又不會將如俊,真的納入她的核心小組內,故如俊就早點醒吧!
(PS:
就音檔證人曾說,金女一直沒有將如俊納入她的真正核心中. 因此,如俊是拼命表現他的忠誠給金女看-即如俊一心想讓金女將他,納入金女最核心的橡可僧小組吧!)

-----------------------

福智文化

2020.11.4

【月光共學系列】學習止觀的前行準備

賽倉大師在他所著的《中觀筆記》中說:「最初沒有聞思就修習奢摩他」,沒有聞思就開始直接修定。「要生起也並不是很困難,一、兩年就能生起」,修定也不是很困難的。
.
但是賽倉大師接著說:「但是壽量無法確定,無法將奢摩他轉為道用便死亡的話,由於奢摩他的力量會投生於色界等處,對於異生來說那裡是無暇處,是不好的!」

所以像格魯派就會致力於什麼?

一定要透過聞思確定教法的扼要,不是一開始就要修定,大家都知道這個特點。

一開始要透過聞思確定教法的扼要,之後要修持不共外道的奢摩他,這是個特法。但是不瞭解這個特法的人會覺得這是個缺點,好像怎麼都不修定?
.
先廣大聞思,然後把修定轉為解脫生死的這個力量,而不要成為一個投到無暇處的力量,這樣的話,對我們來生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

所以賽倉大師在他的《中觀筆記》裡這樣的一段說法,恰恰是說中了我們很多人的心病吧!

大家可以捫心自問一下。這就是一種教授,這就是一種有祖師、菩薩的教授的特點。

請參考《廣海明月》,第230

#如俊法師 #月光共學 #福智文化心閱網

-------------------

https://www.bwpublish.com/buddha-teachings/studying/moonlight-learning-018/?doing_wp_cron=1604385878.6321361064910888671875&fbclid=IwAR3wWVAk96O5Mis1sdeX_lDzyxtn2TA6lDmR_lITLtZ6ySndrY0bGaKFyys

【月光共學系列】學習止觀的前行準備

2020-11-03

福智文化編輯室

真如老師在最新啟講的「止觀要旨總說」當中提醒我們:止觀一定依著正確的次第來修學。有一些重點理路與方法,我們可以在學習止觀之前先行串習與準備,才不會讓自己走錯路!

以下內容節選自「一個完美集聚資糧的法寶:學習《毘缽舍那》的準備4 .福智-真如老師講述《廣海明月》.如俊法師導讀」影片

[@金女說]

這裡邊揭示了一個問題,說:自己去學的話,師父說會學成斷章取義;善巧者為自己解釋了之後,用到自己的身上才叫恰如其分。那麼從「斷章取義」到「恰如其分」,中間的過渡最重要的是要靠什麼呢?「要靠這個引導的人哪!」接著師父又說:「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瞭解。」「要不然的話我們難免會引起誤解」,引起了誤解之後,誰失去了利益呢?我們會失去非常大的利益!

像這一點,賽倉大師在他所著的《中觀筆記》中說:「最初沒有聞思就修習奢摩他」,沒有聞思就開始直接修定。「要生起也並不是很困難,一、兩年就能生起」,修定也不是很困難的。但是賽倉大師接著說:「但是壽量無法確定,無法將奢摩他轉為道用便死亡的話,由於奢摩他的力量會投生於色界等處,對於異生來說那裡是無暇處,是不好的!」

像我們一開始學習的時候都很想學打坐。我當初也是,非常非常想學習打坐,認為打坐就像佛陀那樣可以開悟,開悟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尤其是解決生老病死。但是到底死結結在哪裡?悟──到底悟什麼?都是不知道的,以為一打坐就可以解決。

其實我們學習〈奢摩他〉、〈毘缽舍那〉的時候,就知道從止到觀它的問題一層一層的,是非常非常嚴謹的一個次第。但是如果一個最初的入門者什麼都沒有聞思,就去學習奢摩他的話,可能並不瞭解真正要修學奢摩他的意義。甚至到最後會把奢摩他看成是慧分──它是定分,結果看成是慧分;甚至有的人連奢摩他沒生起也不知道,以為就是生起奢摩他。這裡舉的還是生起奢摩他了,但是奢摩他沒有轉為道用,他只是來生投生在色界了,結果對於一個凡夫來說那裡還成了無暇處──投生色界之後沒法修行了,所以是不好的!

所以像格魯派就會致力於什麼?一定要透過聞思確定教法的扼要,不是一開始就要修定,大家都知道這個特點。一開始要透過聞思確定教法的扼要,之後要修持不共外道的奢摩他,這是個特法。但是不瞭解這個特法的人會覺得這是個缺點,好像怎麼都不修定?先廣大聞思,然後把修定轉為解脫生死的這個力量,而不要成為一個投到無暇處的力量,這樣的話,對我們來生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所以賽倉大師在他的《中觀筆記》裡這樣的一段說法,恰恰是說中了我們很多人的心病吧!大家可以捫心自問一下。這就是一種教授,這就是一種有祖師、菩薩的教授的特點。

請參考《廣海明月》,230

[@如俊解析]

在這一講裡面,真如老師一開始就引師父的開示,師父說如果我們自己去學佛法,會變成斷章取義;可是經過有經驗的人引導、解釋之後,能夠從斷章取義變成恰如其分,中間最重要的是要靠引導的師長。

所以後面真如老師舉了賽倉大師在他的《中觀筆記》中的說法:如果沒有有經驗的人引導,自己也不做聞思就開始修禪定……此處說明一下,對佛法來講禪定是共外道的,指的是外道也有在修禪定的,不一定只有學習佛法才會修。

有的人按照自己過去宿生的串習來摸索,可能也會生起一些跟禪定相應的狀態,但是沒有有經驗的人引導,也沒有對佛法做正確的聞思,可能產生的結果就是等到真的生起了禪定、奢摩他之後,因為這個修禪定的業,將來會投生到色界天或無色界天。

色界天、無色界天在天裡面層次較高,造善業才能夠投生到的欲界天層次相對較低。進一步修禪定的業,會感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而在這兩個天裡面的天人,他們大部分的壽命都是在禪定當中。

但是賽倉大師說,對於異生(凡夫)來講,投生到色界天跟無色界天,那個地方叫無暇處,意指沒有辦法修行的地方。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真正的修行是要解決生死問題、乃至於成佛,《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也清楚地抉擇、告訴我們:真正修行的主體是思惟。透過思惟做正確的觀察與抉擇,然後造正確的業,將來才會感得正確的果──解脫果跟成佛的果。

訓練禪定的特徵是什麼?一開始要讓心很穩定地緣在一個所緣上,比如說緣在佛像上,內心一動也不動,不會去想別的東西。所以經過禪定的訓練之後,心會習慣於緣在所緣上、穩定不動,因而不會去思惟。

但是在佛法完整的次第裡邊,修禪定的目的是要讓心進入一個更寧靜、深沉的狀態,然後再透過後面的學習與訓練,進而從這樣的狀態中做出更深刻、準確的思惟,那才是修行的主體。可是如果沒有正確的聞思、沒有有經驗的人引導,或是像一般外道修禪定的方式,最後只會讓自己的心習慣於緣在一個穩定的所緣上,這樣會有非常大的過患──不善於思惟。

一旦投生到色界等處,有時候壽命會很長,甚至長到幾萬大劫,如此長時間地讓心處在很深的禪定當中、沒有任何思惟,串習幾萬大劫之後,由於在色界的壽命仍會結束,屆時從禪定出來,萬一回到人間、真的想學佛法時,就會發現沒辦法去思惟、觀察,因為腦筋已經長時間地習慣這種狀態,所以思惟能力會比一般正常人低很多,修學佛法變得特別困難。

因此賽倉大師才說,對異生來講,自己貿然地生起禪定,又投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這個其實是無暇處、無法幫助修行。真如老師也說,其實我們學習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就知道從止到觀,它的問題是一層又一層、是非常嚴謹的次第,但是如果一個最初的入門者什麼都沒有聞思,就去學習奢摩他的話,可能並不瞭解真正要修學奢摩他的意義。

如同前面所講的,學習奢摩他的目的,最終是為了要正確地思惟、觀察,去了解空性、去生起觀的智慧,這個智慧可以幫助我們斷除死生輪迴,進一步幫助我們成佛。如果對這個次第、總體不了解,單單只修禪定,結果生到色界天跟無色界天,反而會對以後的修行構成障礙。

所以真如老師強調,格魯派、宗喀巴大師的教法,一定要透過聞思確定教法的扼要,不是一開始就修定。先藉由聞思確定教法的的總體綱要、骨架結構,才不會變成瞎子摸象,見樹不見林;先了解佛法修行的總體與次第,才知道修學的每一步在裡面真正的意義、作用是什麼。

透過聞思確定教法的扼要,之後才去修持不共外道的奢摩他……我們前面說過禪定是共外道的,但是佛法裡邊修禪定有它特別的目的,就是要透過禪定的基礎,進一步修習毘缽舍那、發起觀慧,這都是不共外道的作用。

真如老師舉賽倉大師在《中觀筆記》裡邊的這段說法,恰恰說中我們很多人的心病,就是沒有善知識引導、沒有聞思佛法的話,自己覺得好像在修行,其實是斷章取義,這對於真正的佛法修行不但沒有助益,反而會產生極大的耽誤啊!

有經驗者做出的正確引導,真如老師說這就是一種教授,就是一種有祖師、佛菩薩教授的特點,這是我們學習毘缽舍那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的。所以《廣論》裡面說:親近無倒了達佛語宗要智者,就這個意思,一定要親近這些對佛法總體修習有善巧經驗的善知識、師長,我們才能真正地走對路。

在修行這條路上,師父也一再強調:「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路。」寧可一千年都沒有跨出一步,但是不能第一步就走錯,因為在修行上面會變得特別嚴重

總結 修學毘缽舍那的前行與準備

我們再來學習一段真如老師在《吾願無悔:三十五佛懺講記》中的開示,可以作為我們探討如何準備修學毘缽舍那資糧的總結:

[金女說]

注意!下面我想要告訴大家:「故於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習相續不生,慧力至極微劣之時,依福田力是要教授」,當你感到修行沒力,背也背不下來、提也提不起來、該做的都做不下的時候,怎麼辦?就是你要往上爬一個坡的時候福報不太夠,這個時候不要選擇退,應該選擇對治。用什麼對治?「依福田力」的這個教授,用這個教授來對治自己這種無力的狀態。我們現在就可以來拜三十五佛,因為它裡邊又有皈依、又有對治、又有懺悔、又有隨喜、又有那麼精彩的迴向,這個法具備了很多很多,幾乎是一個完美地我們需要懺罪和集資糧的法寶。所以一定要把它執持在內心中,回去要好好地受用,一定要像祖師們告訴我們的那樣依教奉行。

請參考《吾願無悔:三十五佛懺講記》,第一版第三刷,第295-296頁。

[如俊解析]

聽聞不能持文──就是要將法義聽清楚、聽明白,而且還要記下來,但現在聽聞後卻做不到這一點;

思惟不能解義──就是認真努力地思惟這些法義,卻也沒辦法了解它的內涵。

修習相續不生──拼命地想要修習這些法,但是在身心相續上沒辦法出生這些法的功德;

慧力至極微劣之時──指的是慧力極差,碰到這種情況,真的是一籌莫展、沒辦法修行;這時候,

依福田力是要教授──要倚靠福田門、倚靠這個最強的具力業門之力,幫助自己度過修行難關。

《廣論》告訴我們,自己所依止的上師、師長,就是力量最強的福田門,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真如老師會說:「準備學習〈毘缽舍那〉最好的前行準備就是拜三十五佛懺。」因為三十五佛懺裡面,又有皈依、又有對治、又有懺悔、又有隨喜、又有那麼精彩的迴向。

三十五佛懺有三個無上的迴向:迴向聖教廣弘、迴向得到善知識攝受、迴向無上菩提。因為裡面具足所有淨罪集資的扼要,所以我們都可以在修持、禮拜的時候,做到這些殊勝的淨罪集資。

因此,修行碰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記得依靠福田力,也就是師長、三寶,特別是自己所依止的師長。比如說學習《廣論》的同學,所依止的師長就是師父、真如老師,他們就是最強的福田門,是十方諸佛的總聚體,即使對他們只做出微小的善業或惡業,感得的樂果或苦果也會非常大。

所以我一再強調,大家在拜三十五佛的時候,一定要把禮拜的每一尊佛都視為跟自己所依止的師長無二無別,也要視師如佛,這樣才能夠得到十方諸佛的傳承與加持,才算是真的有拜到三十五佛,這是很重要的用心要領。

此外,平常拜三十五佛要懺悔什麼呢?真如老師說過,所有要懺除的煩惱當中,最先要懺除的是對自己善知識的不信,然後還要懺除自己不喜歡學習經論的習氣。這就是宗喀巴大師教法的特色,由聞思慧引發通達真實正見,一定要透過親近善知識、廣大聞思,真正地了解空正見,才能夠修學毘缽舍那。當然,也要懺悔自己不了解、不希求空性的習氣,這些都是要懺除的重點。

在認識到自己應該要懺除的罪障與習氣之後,再認真地拜三十五佛懺、發願迴向,希望生生世世得到師長的攝受、學習圓滿道次第,最後能夠徹底地通達毘缽舍那。這樣子拜三十五佛懺,就可以成為我們修學毘缽舍那一個很好的前行準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