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福團長久以來已經薰習習慣的一言堂,只要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就會被當成異類;接班人的開示-聽到一個量的時候,就一點感覺都沒有.那時候不清楚原因,後來往回看不想聽的原因,第一,開示的內容太多精神喊話,還有就是有太多華麗和感性的詞藻,沒有很深刻的理路跟思擇的內容。


福團長久以來已經薰習習慣的一言堂,只要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就會被當成異類;接班人的開示-聽到一個量的時候,就一點感覺都沒有.那時候不清楚原因後來往回看不想聽的原因,第一,開示的內容太多精神喊話,還有就是有太多華麗和感性的詞藻,沒有很深刻的理路跟思擇的內容。
2020.8.12

2020.8.12

RE- 20170716 離寺法師對fz的感想問答-摘要

長久以來已經薰習習慣的一言堂。那時候只要在僧團當中,你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就會被當成異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在課堂上補充法王的開示,竟然會被質疑,認為這不是師父開示的內容,讓我非常失望。
因為師父從以前就是對法王很有信心的依止,我私底下會看很多法王的書。當我面對這樣的情況,就引發我去觀察,這個僧團已很難接受師父見解以外的東西。
另外就是思想封閉,思維抉擇觀察的力量,變得很薄弱。

*接班人的開示,當我聽到一個量的時候,就一點感覺都沒有。那時候不清楚原因,後來往回看不想聽的原因,第一,開示的內容太多精神喊話,還有就是有太多華麗和感性的詞藻,沒有很深刻的理路跟思擇的內容。
------------------------
201788 星期二
20170716 離寺法師對fz的感想問答

[節錄]
梵:那請問見X法師,你當初為什麼抉擇離開?
見:其實我在師父生重病的那段期間,對團體的學習感到非常強烈的茫然。但是最初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梵:你為什麼會感到茫然?
見:一個是學習內容,那時候說不上來有什麼問題,只會覺得說---師父好像都把重心放在大陸,感覺比丘僧團也很亂,他們自己也顧不了自己。
那時候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資糧不夠、跟法不相應、師父的廣論沒有聽入心就是這樣,用慣常的方式在打壓自己。
所以就一直想要努力的把廣論學好,那時候我記得是梵因法師帶動一段時間的聽抄。很認真地聽聽聽,最初好像有跟以前不一樣的感覺,可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又回到老樣子。所以我那時候很強烈的希求卸任,我覺得我沒有能力在那個位置帶領優秀的僧眾。
那麼也跟師父請求了好幾次,師父後來同意了。卸任之後,我打算好好的在聞思上面下功夫。不久師父就示寂了,我們很快被安排去見接班人。
我內心也想說,以師父的智慧一定沒錯,幫我們選擇了一個對我們最有利益,可以繼續帶領我們的人,所以也就持續的聽接班人的開示。可是聽了一段時間之後,我還是覺得有問題。一方面我慢慢發現僧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沒有辦法改善的問題點。那時我也很想跟大家一起把學習方面的問題改善,可是後來我發現這不是我能力可以做的事情。

梵:哪些根本的問題沒有辦法改善?我們都覺得:很好啊,帶得很好啊,每天都可以好好上早晚課,研討廣論、上師的教誡,還有很多仁波切的開示,這不是都很好嗎?
見:第一個就是,長久以來已經薰習習慣的一言堂。那時候只要在僧團當中,你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就會被當成異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在課堂上補充法王的開示,竟然會被質疑,認為這不是師父開示的內容,讓我非常失望。因為師父從以前就是對法王很有信心的依止,我私底下會看很多法王的書。當我面對這樣的情況,就引發我去觀察,這個僧團已很難接受師父見解以外的東西。另外就是思想封閉,思維抉擇觀察的力量,變得很薄弱。
也因為這樣子,我們面對生活,面對學習的內涵時,會讓我們的思想僵化。大家沒辦法很廣大的去拓展思路,而把目光投注在眼前一些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上面。所以我們每一天

梵:不會啊!上師都提倡國際化,每天可以接觸到全世界各式各樣的人啊,各種知識啊!這個怎麼是偏狹?
見:那都是假象,根本是思想僵化,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我開始察覺到這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不是我個人的能力可以去改善的,而且真的是孤掌難鳴,那時候我升起了---我有可能離開僧團嗎?我第一次現起這個想法時,內心非常的恐懼害怕。
可是已經有觸發,就會不斷的現起。其實那時候我也抉擇不出來,因為在僧團當中,沒有辦法對很多人談論這些事情。所以憑著個人的力量,要去把這些長期以來,你所習慣性的學習內容思維清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我是靠著大量讀達賴法王的書,開拓了很多的思路。思路開拓了,我內心變得越來越有勇氣。
譬如---我離開是不是就叫做不依止?透過法王的書得到一個啟發,就是---如果我離開是為了繼續學習正法,這是師父高興的事,這並不是背叛師父,或不依止師父。

總結,離開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是我對團體的學習感到茫然。然後這個部分可能在十幾、二十、三十年之後,都不會改變。當然我很期望這個僧團能夠更好,但依我個人淺薄的判斷,幾十年內都沒辦法改變
二是我觀察到團體對法王教誡的不重視。譬如說,在師父圓寂之後,法王給團體一些開示。
   第一,我會像常師父在時一樣地照顧大家,你們以後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來問我。
   第二,大家不要急著再去找一位上師
   第三,不要急著去找常師父的轉世

還有我知道法王有為師父寫一篇再來願文,可是團體沒有發表,然後沿用不是法王所寫的版本。

還有我必須偷偷摸摸看法王的書,這是二。

三是接班人的開示,當我聽到一個量的時候,就一點感覺都沒有。那時候不清楚原因,後來往回看不想聽的原因,第一,開示的內容太多精神喊話,還有就是有太多華麗和感性的詞藻,沒有很深刻的理路跟思擇的內容。

對我個人而言,還是比較相應法王、仁波切,還有以前師父的這些開示。所以,這一點也讓對於往後是不是要依止這位接班人產生質疑。
這三點是促使我決定離開的原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