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福團金女質疑,算是對"非12因緣之無明”的真相,不了解吧!其實,現在即使了知這類質疑的真相,大勢也已去了,以願意探究真相的人,多已不想再跟金女耗的消失了;至於一開始就不願意探究真相,願意追隨金女的,現在也已很難相信追查出來的真相,與不可能脫身或醒了.因此,就以法王在2018.8.6
教授《緣起讚》中所說的 “沒有絕對的好、沒有絕對的壞、沒有絕對的黑、沒有絕對的白,這種思想更為開放寬廣” 吧!
2020.8.7
2020.8.7
RE-[法王說]若要消滅「無明」,則必須透由「了解真相之認知」。無明可分為二種,
一種是對於真相不了解,但這不是十二緣起中的無明,
另一種則是對於真相的顛倒執著,這是十二因緣中的無明。
@.....>對福團金女質疑, 算是 對"非12因緣之無明”的真相,不了解吧!
其實,現在即使了知這類質疑的真相,大勢也已去了. 以願意探究真相的人,多已不想再跟金女耗的消失了;
至於一開始就不願意探究真相,願意追隨金女的,現在也已很難相信追查出來的真相,與不可能脫身或醒了.
至於一開始就不願意探究真相,願意追隨金女的,現在也已很難相信追查出來的真相,與不可能脫身或醒了.
因此,就以法王在2018.8.6 教授《緣起讚》中所說的 “沒有絕對的好、沒有絕對的壞、沒有絕對的黑、沒有絕對的白,這種思想更為開放寬廣。” 吧!
RE-內在寧靜的因緣可源於二方面——以方便品而言,由愛他心輔助內在的寧靜;以智慧品而言,由無我見解輔助內在的寧靜。
@.....>盡量保持內在的寧靜與不要怨恨吧!
*世間通俗的說法上,我們說我、你、他、是、非、善、惡等等各種相(唯無害世間名言量安立諸相),這僅是於通俗說法中成立功用而已(唯無害世間名言量中成立功用),不應超越此一邊限而妄觀察,[以]若是觀察[唯無害世間名言量安立諸相] 則成為觀察勝義諦 [即是觀察十二因緣中的無明吧!]
-------------------------------------
2020.8.6
法王達賴喇嘛尊者 教授《緣起讚》20200806
內在寧靜的因緣可源於二方面——以方便品而言,由愛他心輔助內在的寧靜;以智慧品而言,由無我見解輔助內在的寧靜。
愛我執,是由「身心背後有一個我之執著」(補特伽羅我執)為根本依據而產生的,因為堅信「身心的操控者之我」是存在的,堅信「事物以自己的力量而獨立實體存在」(事物為自主獨立實體存在),
又,我執若是強烈,貪瞋等也隨之強烈。
但是,猶如量學粒子專家所說,當然他們並不說心類學的內容,他們表述「真相與表相不同」,雖認為任何物理有其定律,但是,真相上則是無任何粒子有其定律、無任何物理現象是絕對性。
但是,猶如量學粒子專家所說,當然他們並不說心類學的內容,他們表述「真相與表相不同」,雖認為任何物理有其定律,但是,真相上則是無任何粒子有其定律、無任何物理現象是絕對性。
如是,我們產生負面情緒,就是由於過度依賴「由表相所生之獨立真實現相」而有的,我們誤認這種觀點為正確,並且因此產生非理作意之錯覺。如果我們能了解,表相上雖是這般呈現,然實際上並非如此,分析其真相,並非如表相般真實有,那麼就不會產生非理作意之錯覺。
我們這邊有編撰《佛法科學總集》,蘭州大學的教授們看到漢譯版本,他們說:「藏傳佛教確實是那爛陀寺的無垢清淨傳承,確實符合科學精神。」這是他們反應的表達。而且,這些大陸的量子力學專家們,因為深信量子力學的緣故,所以堅信沒有絕對的好、沒有絕對的壞、沒有絕對的黑、沒有絕對的白,這種思想更為開放寬廣。
所以,如《中論》說:「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業自於煩惱,煩惱來自於非實——不符合真相之非理作意。
《中論》又說:「從憶想分別,生於貪恚痴,淨不淨顛倒,皆從眾緣生。」如是,一方面透由愛他心削減愛我執,一方面以「表相與真相不同」之理對治錯覺,自己親身經驗觀察「身心背後操控者之我,存在於那裡?」,以這種方式破除「我為實體有之執著」。
若要消滅「無明」,則必須透由「了解真相之認知」。
無明可分為二種,
一種是對於真相不了解,但這不是十二緣起中的無明,
另一種則是對於真相的顛倒執著,這是十二因緣中的無明。
所以,如《中論》說:「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我也就調整為:「非陰不離陰,此彼不相在,〝自我〞不有陰,何處有〝自我〞。」
當我們說到我的時候,就好像有一個很真實獨立的我,是一個值得珍惜的對象;但是,這個我是我的身心嗎?並不是。我的身心是我嗎?也不是。
我是依賴身心而被安立為人類的我,所以,我並非自性的依賴身心,若是以自性而依賴,則是不觀待,
若是不觀待,我則不堪依賴身心而被取名為人類的我,所以,我不是自性的擁有身心,但是,離身心之外的我並沒有。
外道的宗見中有說,離身心等蘊體之外有一個我——常、一、自主之我;但是,佛教典籍中說,如此的我是沒有的,離身心以外的常一自主之我,並不存在。
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一致主張「無我」之論述,但是,唯有中觀應成派能究竟詮釋無我。
自續派則是認為,我是以自己的力量成立,所以,尋找之後必然能找得到,因此,屬於補特伽羅之第六意識就是我,如是說到「事例第六意識」之特殊術名,事例第六意識就是我。
但是,「我」此一事物,若是以自己的力量而有,那麼,現證空性的聖者理應觀察尋找得到「以境上而有的我」(從自境上成立的我),但是找不到。這就是「應成聖者定滅事物之過患」的內涵。
如《中論》說:「若謂自相依緣生,謗彼即壞諸法故, 空性應是壞法因;然此非理故無性。設若觀察此諸法,離真實性無可得,是故不應妄觀察,世間所有名言諦。」
世間通俗的說法上,我們說我、你、他、是、非、善、惡等等各種相(唯無害世間名言量安立諸相),這僅是於通俗說法中成立功用而已(唯無害世間名言量中成立功用),不應超越此一邊限而妄觀察,若是觀察則成為觀察勝義諦。
又如《入中論》中先說:「瓶衣帳軍林鬘樹,舍宅小車旅舍等,應知皆如眾生說,由佛不與世諍故。」隨後又說:「如觀察車七相無,由餘世間共許有。」
若是觀察尋找,則找不到任何性質與功用。
其性質與功用,乃是世間通俗說法中而有(唯無害世間名言量中有),若是超越此一邊限,而認為是「以自己的力量成立自己的相」,如此自相或自性,根本尋找不到。如是,一切業果皆是於世間通俗說法中才能坦然安立,不僅坦然安立業果,且斷除身心背後操控者之我,以及有自性的我(自性成立之我)。
我每一天都思惟空性,每一天都唸誦《入中論》的這些偈頌,每一天都思惟菩提心,這對我真的有很大幫助,因為,貪瞋等負面情緒都是以「真實執著」為依據而有的,並且,透由思惟愛他心而減緩愛我執,那麼,由愛我執所引發的負面情緒也就減少。這種修練內心的法門,真是不可思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