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性融法師2017.5.16 在加拿大對福團深切的祈願[萬言書]


性融法師2017.5.16  在加拿大對福團深切的祈願[萬言書]

2018.4.11



以下是福智僧團性融法師2017.5.16  在加拿大對福團深切的祈願:


如法師:

以下這封長信,記錄了十多年來眾人的心聲,反應了團體各種問題,忠言逆耳。請在心情好時,慢慢賞讀。謝謝!融



<學制問題> 

這些年來聽資深法師或老學員反應到,為晚年的修行感到擔憂。多年來忙於承擔團體事務,犧牲了自己學習時間,當年事漸高,回首自己修行時,才發現難以面對死亡。正想挽救,專心學習時,發現師資、環境、個人條件都不甚具備,於是感到茫然、失落。雖然如此,仍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作最後衝刺。但在團體中又有誰顧慮他們的修行,多年來對於師長的期盼落空,終究被棄之不顧,只得自生自滅,不得不萌生另尋他路的念頭這就是我們團體老字輩的遭遇
再看看現在新淨系統的,主要是以承擔為導向,受完大戒後,就在討論將來要跟著誰才能爬上去。很明顯出家的宗旨已經偏差,修行沒有主軸。從他們的走向,就可以預知他們的未來~老法師的悲劇。
現在新淨班來出家的,大多衝著五大論而來,然而他們的制度,不得不使他們走上另一條路,最後就迷失了方向。所以大專班都在傳說不要來福智出家,因為沒法學習,都在做事護持


這些問題可歸結為沒有制度所導致。所以我們應該要規劃出,一個人從進寺院一直到臨終,整個完整的學程規章制度,每年的學習進程應該明確,從入寺基本學習、背誦等;進而學習藏文,進入顯教五大論,包括修心法類等學修;之後學習密續,乃至終身閉關等。每個階段次第井然,到哪種資歷,才能承擔對外講法或是領導階層。使在其中學習的人,很清楚的了知自己所處的階段,眼前如何走,未來將有何種進展,整個一目瞭然。所有人從入寺起,就依循這種學程往上走,不必分新淨預科,只分能不能學修經論。新淨系統有年輕能學經論,不善做事者;預科亦有不能學而善於做事者,此二者之間應該達到平衡。能學修者應該盡力為其排除雜務,讓他專心學修,依循制度攀升,最後承接法台方丈;學不上去的,就讓他打理寺院雜務,淨罪集資,護持能學習者,但位階等同次等公民,不需強求每一個人都要廣學經論,條件不足的人,可以選擇終身護持,或是單學修心法類。


學制亦可分為廣中略三種。條件上等,就廣學經論、辯經等。次之,就以概論方式學習,不做深入辨析。下等就單學修心教授,乃至淨土法門,以護持為主。如此應材施教,讓每個人都能各得其所,不至於茫然不知所措。也不愁承擔人力不足等問題。三大寺當中也不是每個人都想學習,出來承擔事務的大多都是學不上去的。但不會因此影響到整體學風,因為大家都清楚,那沒出息


<敬老尊賢>


應該避免入寺未久,學習未固,就開始承擔重要職務,如僧值、總庶務、各組組長等。這樣會亂了體制、敬老尊賢倫理,還會障礙他人學習。因掌權的人本身不重視學習,又不通情理。剛入寺應虛心學習,尊敬前輩,如此才能和合增上,否則一來就凌駕眾人,心懷傲慢,執掌大權,如何以德服人?不服又何以和合?不和就寸步難行。所以三大寺或軍中,為何如此要求資歷,也未嘗沒有道理。這是一個團體要能長久正常運作的必要因素,也是和氣四瑞所要體現的內涵。
現在團體這麼亂,不和合佔大原因,而不和合主要就是不懂得敬老尊賢的倫理。老的、經論優的,在團體中不被重視,大家以職權為導向,導致不必敬重老賢?就等於不必重視學修?團體就無法以學修為核心,如此就與世間行業無太大區別。這就是為何始終無法有一個良好學風的主要原因。應該以學習經論為主軸,所有的發展都只是這個的陪襯,包括內部的作息也應配合學制而作設計,而非學制配合作息。


學習經論的人應該得到高度重視,也只有學上去的人才有資格升任管理職務。學不上去的,只能承擔一般階級打雜事務,不能進入管理階層。如此主次分明,才能樹立以三學、三慧為主的優良學風。否則大眾則以承擔為由,不習經論,則學制終究難以建立。


以三大寺為藍圖來建立我們的制度,截長補短,對我們是最穩妥的。畢竟他們能夠維持六百年,必有其可取之處。如果寺院的建立,只將重點放在跟學,而忽略建立完善制度,帶領的人不但辛苦,而且如此大德一但不在,勢必面臨迅速凋零解散的局面。

 團體至今建立已近三十年,為何始終停在草創期?就是一直沒有人建立制度,總是因人變遷,永遠都在原地打轉。 


<僧伽大學>


僧團要長久運作,要使佛教普及世界,必須將其塑造成僧伽大學形象,讓所有想學的人都能參與其中,外聘各類師資,甚至與三大寺交換學僧,彼此交流學習。人口流動是必然趨勢,但只要這裡有學習價值,自然能吸引各類人士加入。

<聘請師資>
師資不需只侷限教授五大論,從基本藏語、文法、入行論、道次第、八大教授等修心法類,也可以不分學派的傳授父子三尊原著等。聘請三大寺優秀師資十來位,甚至更多,光以他們的身教,就足以感化一方。凡是接觸者,自然心生景仰、策發效學動力。就不必擔心大家沒志向,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


有一次長壽法會,來了一位色拉寺的格西,比月格西更謙遜,從他的談吐中就可感受到他的博學,光是看到他的言行舉止,就深受感動,還用不著聽他說法。他說他專修,並且弘揚入行論。雖然他是色拉的,但是修行又哪裡有分學派呢?


還有像月格西的學長,圖登悲桑格西,雖然他不是苟芒,也不是哈朗巴,但他的修行證量是連法王都認可的。洛色林的法師提到他都是豎起大拇指的。法王還說他只不過今生身體不好,不然就會證得空性。這些師長都不是苟芒的,但他們所能指導的卻也不僅限於五大論。如果忽略了他們,對我們只是極大的損失 


現在一三(註:2008年進僧團的預科班)變成這付德行,大抵根本不知為何要學習,看不到這樣努力的成果。如果他們能切身的感受到這些師長的功德,自然就能發起效學欲樂。再加上,因為師資夠多,能以不同面向作為引導,帶領大家走出狹隘格局,增廣視野,不至於裹足不前,劃地自限。而師資之間也能互相交流,分化彼此壓力,不至於有苦難說悶在心裡。雖然師長多了!相對性失控的風險亦高,從一個管理者而言,是個不利的決策。但如果是從為了造就眾人的道業的角度而言,師長多反而更輕鬆,因能為其分憂解勞故。
每個人都想學習、改變生命,但沒有師長的陪伴與引導,很難走出自我的業力。 


如今僧團的人數是過去的將近十倍,然而能夠帶領的師長還是只有一位,而且大多數時間也接觸不到,還生活在不同的圈子中,這樣的日子,憑藉自力修行,可用煎熬二字形容。到底還能撐多久?去年已走十四位,今年初已走四五位,還有太多人開始打著如意算盤,因為自己必須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誰都不想到臨終前才在後悔,必須現在起來奮鬥。


福智僧團確實是漢地格魯教法的奇葩,能有如今的雛形也真是奇蹟,但如果就此滿足,停滯不前、更求上進,即將面臨的將是一波波的大退潮。一旦啟發了大家想要學習的心,就必須設法滿足眾人的求法欲,否則選擇退出是必然趨勢。


<死守價值?>


願意奉獻一生,死守在這的價值何在?如果總是在一些表象瑣碎的事上琢磨打轉,究竟有何意義?現在僧值所刁鑽的就是,衣服襪子鞋子怎穿;學長弟互動;寮房住宿原則;殿堂中能否持念珠;除草車管制;預科班手機管理等,永遠有訂立不完的小規矩,真正生命宗旨的大問題卻不聞不問。難不成僧團大大小小事務全要僧值管理?


<職權劃分> 


順帶一提,僧值的權限是否應劃分清楚?現在僧值身兼數職,當僧值又任教務,結果把班級內部問題搬來常住大眾處理,會不會太過小題大作?是否應該訂立僧值管理條約,像三大寺僧值,依循規章、管理制度進行管理,否則隨自意樂,只會觸惱僧眾,影響學習。


<任期制>


而且任期應有限度,不應無限期,否則一個人權力大久了!就容易為所欲為,產生諸多弊端。之所以三大寺僧值的任期僅限一年,必有其道理。而且也只有哈朗巴有資格能勝任僧值地位,事前還需經過眾僧票選。這樣嚴密的制度,才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



 <規矩>

 回到規矩,確實某些事真的出了問題,但光靠嚴峻的規定,難道就真的解決問題?預科班年紀小不敢吭聲,但畢竟他不會是永遠的小孩,等他翅膀硬了!一定遠走高飛。這不就是現在一三的寫照嗎?管住手腳,卻管不住心;無止盡的高壓,沒有疏通管道,就等待衝突的爆發吧!無休止的規定如果有效,為何不規定大家即身成佛?許多問題不從根本性解決,總在枝末著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永遠有治不完的問題。


<預防>


所有問題的爆發,早在之前就有端倪,但又有誰能意識到這事態的嚴重?總是要等到最後一刻才要解決問題,這能代表很高段、英明嗎?

<帶人>


一三落到如今下場,難道跟班導的高明毫無關聯?全是學生的錯?一個班導已無能力帶領班級,為何還要放任下去,直到一發不可收拾時,還不認錯?慈悲班導一人,就不同情這群無辜的學生?一個班級有這麼多學生,區區幾個教務法師要如何關顧全面?更何況有愛惡親疏、無法一視同仁?如果不結合大量寮房法師及師資、學長的力量,又怎能關心的即時、到位?
參照三大寺作法。剛入寺,就會平均分配負責關顧的寮房法師至少一位;為自己授課的老師可能就有兩三位,學長就更多了!儘管不一定住在一起,但每個人都會被分配到至少一位負責關顧他成長的法師,就像父母親一樣,即使別人都排斥他,但自己的父母總是無限包容,始終陪伴自己成長。這是目前的教務法師所達不到的狀態,可以說有許多人成為了孤兒,這會使他成長過程人格扭曲,演變出後續許多難以收拾的後果。


一個人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剛進來還是小孩時,可以哄騙、可以強硬要求。但隨著年紀越大,思考越多,就不能再用這種方式,要求對方配合改變,這樣就會產生所謂的叛逆期。此時必須用委婉分析勸導的方式,讓他們透過思考抉擇,自發性的循規蹈矩,尋找自己生命的宗旨目標。當他確立了生命方向以後,就可放手讓他獨立運作,不需再進行過多的關懷與要求。他們必須學會為自己負責任。世間沒有人會用帶小學生的方式來帶大學生,但目前某些班級的帶法就是如此。因為從他們剛進寺還是小孩,一直到他們已長大成人,都是同樣的教務法師在帶,孩子的思想在進步,但帶的人卻還在停滯;他只顧著孩子的學習,卻忽略了自己的提昇。他始終停留在一開始的刻板教學印象,只覺得孩子年紀大了不聽話、課程紀律滑落,不像剛來的水準等。試問時下的大學生,甚至讀研究所的,又有多少人能像小學國高中時的那種到課率?問題是要求這種到課率,又有何意義?只要能拿到博士碩士,缺了一些可有可無的課又會怎樣?又何必過度要求所有人的一致性?人各有志,習慣、學法不盡相同,只要能達成目的,又何必太在乎過程?


<格局>


星雲大師曾說過:可以同中求異;不必異中求同。沒有這種胸襟格局,又怎能包容接引萬類有情?又談何國際化?一個小家子氣,如何國際化?與自己想法差異、不擁護中央思想、不主動奉承抱大腿的,就視為異己、叛徒、惡友,處以封殺、排斥、凍結。

 
<離寺法師>
對於離寺的法師,則設法斷他後路,阻絕供養來源,禁止學員接觸,同仇敵愾。看看海印寺的法師們,大家本是師父的弟子、金剛兄弟,他們雖然離開鳳山寺,但他們依然還是出家人。我們口口聲聲說要恭敬僧、教徒親密如弟兄,但我們又是如何實踐的?恨不得他們乾脆消失在這世上。或許這些極端的舉動出自某些人之手,但這些人卻代表著師長、團體,他所造成的影響就很大。由於我們排除異己的手段過分極端,所以導致反過來抨擊福智的,大多是從福智出去的人。然後我們再來做所謂的破流言、指責別人忘恩負義等。我們總是要求別人要聽從於我,但很少反省自己怎麼待人。為何日後都反目成仇?難道所有問題都來自別人、都是魔障?自己都可以撇開關係,永遠都是正義的一方?

 <溝通>



很多問題或許上面會覺得冤枉,都是下面人搞鬼,再由上面背黑鍋、收爛攤。實際問題是,上下根本溝通不良,上情不能佈達;下情不能上達。上下之間天懸地隔,彼此間的誤會無窮延伸。如果一個決策者不能與民同甘共苦,相處在同一個環境,以身作則,就憑藉著訊息互通往來,遠端遙控,會有誤差,既而產生許多誤會及不理解。


<訊息>


訊息有很多是誤傳,有人好弄是非,以訛傳訛,以假亂真,似是而非,挑撥離間。這種行為就是使僧眾不和合的極大亂源,應該予以嚴懲。過去許多人,甚至僧值,專報別人不是,喜歡小題大作,恨不得看別人遭殃,幸災樂禍。這就是所謂大乘正法僧團的修為嗎?連世間的道義都說不過去


<執事>


一個執事者,應該懷著服務眾僧的心,以謙卑的態度盡己所能去滿足眾僧的需求,這個職位應該歸屬於服務業,他是眾僧的僕使。然而現今的執事,一個比一個傲慢,目指氣使、氣勢凌人,還說:「不這樣就沒有當組長的感覺了!」請問天理何在? 


<票選>


應該定期對執事做票選,選出年度模範執事及最差執事,兩種極端,以作為後人的借鏡,並予以應有的獎懲。這樣會大大的提升執事的水準,僧團也會因此改善、進步。否則這些執事不要說佔著茅坑不拉屎,還會障礙學制的進展。因為他們不懂何謂學制。

<立僧>


培育僧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崇高的宗旨,如何打從內心建立信仰?這是最難的課題。如果總是要求表象,從外表作為好壞的評判標準,很多情況就會成為勉強。換句話說,就是壓抑。當壓力到達一定的程度,就會發生難以置信的爆炸。從今年度,幾件爆發的案例得知,這些人平時表現優異,是眾人心目中的表率,竟會做出連平常被列入黑名單的學生所做不出的出軌舉動,可以說是喪失理智或叫情緒失控。這難道不是表示這些人類的精神狀態已經處在臨界點,一觸即發,後果不堪設想。外相的要求,可以在短時間達到很好的成效,但對長久而言就具有極大風險。


<培訓>

 而馬可的培訓,要的就是這種短期成效,因為看不見對方的心,就只能用外在的行為作為好壞的評判標準,這樣一來,就會產生上述的弊端。當然不否認有人是發自真心。

<馬可>

 所謂的「馬可」,它要樹立的就是一種形象的標竿或高度,很多時候為了達到這個標準,大家勉而行之。因為比起沒進馬可,會被人鄙視、受到異樣眼光及待遇,寧可勉強些,不只會被人尊重,或許還真能改變生命。然而真正生命的終極目標並未因此而建立,還是在表象打轉。這些真相也唯有捫心自問才會明白,不需自圓其說。信仰是勉強不來的,勉強久了只會變成排斥。


<僧規>

 如果因為訂立僧規,造成眾人對出家的反感,雖保住了今生,卻毀了生生世世,這是一個很明智的做法嗎?

很多人已經厭倦我們僧團的生活氛圍及制度。從小出家的他們,對世間五欲誘惑充滿了新奇。面對這群狂野少年,採用的對策就是盡所能的管制,嘗試著用強硬的方式壓服他們的狂心。結果適得其反,搞得集體鬧還俗。這都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一個道心的建立是勉強不來的,唯有透過內心真實的思擇過,才會發起自發性的修行,規矩只不過是暫時的輔助而已。

 <留人>

 面對這些厭煩出家生活的人,何嘗不考慮就讓他們回去試試?如果輪迴安樂經得起考驗,智者又何必選擇出離?如果經不起考驗,又何必擔心他們就此沉淪?等他們回去想清楚後,要來出家再來,又何嘗不可?這時候的出家持戒,就是自發性的,不需別人插手管閒事了。自己為自己負責任,又何必制定一堆細如粉末的規定?過去祖師也說過:教法的重鎮,不在人多而在精。以前噶當派寺院人數也寥寥無幾,但對整體教法卻具有極大影響力。如果有好的制度、學風,只怕人多,不怕沒人。不改善制度、不解決人事問題、沒有好的師資,只是強硬留人。又有誰願意在此揮霍青春年華,老時再來悔不當初?

<請假>

 僧團過的是集體生活,許多時候沒有自我調適的空間,從飲食、作息、住宿、生活,全部都要配合大眾,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對於年輕、身體各種條件都還行的人而言,要過這種生活還不成問題。但漸漸上了年紀,對於週遭事物越漸敏感,這樣的共同生活型態就會逐步產生問題。譬如一定要求一堆人睡在同一間,有人怕冷;有人怕悶;有人打呼;有人大叫;有人半夜要小號等,這樣的睡眠品質會大大影響到隔天的精神,如果只是偶爾或短期,勉強撐一下也罷。問題是僧團不像當兵,頂多幾年的事;這是一輩子都得這樣過。有些人體力不支,就病倒了!然而這些病者,體力始終無法修復,固然可以說是業障,但其實與他沒有脫離這種無形的壓力有極大關係。即使他已住進如意寮,飲食也另外調理,該看的醫生也看了!但他內心深處始終有無法擺脫的壓力存在,因為他還在這群體當中,他終究覺得自己是異類,永遠放不下沉重的包袱。但如果選擇回家調適,僧團就從此不讓回來,所以只好這樣苦苦撐著,要上不是,要下也不是。其他人身體暫時沒病,但精神壓力卻很大,大都有精神病、憂鬱症、強迫症等。今年在臺灣時,親眼目睹一位資深法師蹲在走廊上痛哭哀嚎,他的精神壓力苦楚,可想而知,令人十分同情。面對各類壓力釋放,外面寺院有請假制度,或是放假等調適辦法。當然這些都是世間方便,我們可能不屑一顧。但難道做決了,問題就得到妥善處理嗎?還是造成一堆反效果?讓這些人不得不裝病、擺爛、頹廢、萎靡。這種狀態會更好嗎?

<平等>


僧團對於某些人確實會開特例,給這些人很大的調適空間,甚至違犯了規矩,處治的態度方式也不同。因為是常住系統的,或是馬可的,就可以從寬、低調處理,甚至再度重用。有人使用高科技、私下上網、上不良網站、禍害預科班(提供世間影片等)、不實外出、盜取大筆僧款、與女人幽會、看世間影片、違反交通法規、在戒律邊緣遊走,甚至破戒。然而處理這些人時,卻刻意包庇隱瞞,以為可以瞞天過海,一陣子後,又讓他們復出。只可惜大家都不是傻子,紙包不住火。大家看在眼裡,不平衡在心裡。對比處理非馬可的預科班同學,只是吃點東西、使用高科技、開個車、進點結緣書,連性罪都沾不上邊,然而那處理的態度可以說是嫉惡如仇、刁鑽苛刻,而且是永不得翻身,永遠記下這筆賬。還大肆宣揚,唯恐天下不知;大刀闊斧,自以為很嚴正


<開車>


提到開車,是可以禁止預科班開車、否定護戒功能、出門要一個剛出家、年紀、資歷都比自己輕的新淨班陪同。說是對預科班的珍愛、尊重、呵護。如果今天是主動安排、隨叫隨到,也就罷了!問題是,往往為了出門看個病,必須一週前就開始找尋人帶,先行預約。有時花了幾個小時,東奔西跑、低聲下氣、苦苦哀求、三催四請,就為了找個人帶,還要看人臉色,受盡折磨。有時只不過寺內搬運東西,常住系統的隨便借個車,輕輕鬆鬆一趟搞定。預科班呢?就靠手推車,哇!來回折騰好幾趟,搞得灰頭土臉、汗流浹背、氣喘如牛。況且現在湖山上下都是陡坡,可不是輕鬆事欸!這又是所謂的貴族待遇?就讓他們來試試啊!禁開車是怕年輕氣盛,飆車出事。但不讓開車,總得有個配套措施,譬如就要指派司機,專人接送;或是開放在老法師的監督下進行駕駛等。並不是有開車的衝動,只是真的帶來很多困擾。總之應該有個折衷方式,否則誰願意如此卑賤、沒有自尊?



<手機>

看看現在常住系統的,氾濫到幾乎人手一機,甚至數機,但到底有何職務非必要用到手機不可。套用如性法師的一句話,整天在那打手機,要不要修行啊!現在用的都是智慧型手機,難道不會魚目混珠?有些人擺明就不是常住提供的管制機,而又有誰去注意他們?現在手機發達了!這些人不必透過常住座機就可對外聯絡,在沒人注意的地方無限暢談,有人的話費一個月可以高達上萬,這麼厲害。於是他們大可以無限的管制常住座機的使用,榨乾可憐的無機老百姓,再度證明他們多麼嚴正的樹立清規。就是這麼的清廉。等到開始管理手機時,還是從預科班訂起,這又是怎麼理解?是投錯胎了嗎?預科班就連個僧團內部的聯繫都要被處處刁難,而常住系統的對外聯繫就可為所欲為、置之不理,這就是所謂的公平、公正、公開?


<宗風>

師父時代手機有這麼濫嗎?現在常常在說,要恢復師父時代作法。怎麼對自己不利的就絕口不提?要求別人的就說是師父宗風?師父也讓預科班開車、外出搭車、在外吃餐廳、假日還放電影、郊遊等。這些怎都不提?

 
<郵件>

現在常住系統的,大多人都依賴電腦,每天電腦室都門庭若市,特別是馬可法師回臺後,更是盛況空前。電腦永遠不夠用,加到一百台可能還嫌少。每天都有收不完的郵件。這難道不是一個極大的法律漏洞嗎?電子郵件可以接收的不只文字,還有圖片、影像,甚至更多。他大可請人寄來各種小說、漫畫、雜誌、照片、電影。再搭配他個人的智慧型手機,你覺得他們會多清高?能多自律?就沒有煩惱?和女友上過床的人,難道就不會想要回味無窮?遇到一點境界就不會現起過去種種的美妙記憶?只有預科班沒嚐過的才會充滿好奇?是否因為貪著過,就表示更能對治貪心?那又何不讓大家好好先貪一貪?



<分黨>

說這些只是要表示,大家都是來修行的,都有許多煩惱要調整,沒有經過鍛練的心,都是一樣的,跟年齡、族群沒有直接關係。應該要一視同仁、平等待遇,依循正規年資制度來作管理,不要再分黨類。不然一個團體被分的四分五裂,成何體統?僧團分常住、預科班;然後再分出馬可;馬可再分出橡可;橡可再分出主副棟,分散各地。將來又不知要怎麼分了!分到人心都散掉了!這樣是要怎麼凝聚力量、同心協力完成師長的事業?分這麼多族群,你爭我奪、不擇手段、互相壓制、明爭暗鬥、彼此內耗,這樣還有什麼正氣足以抵抗外邪勢力?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一師法>

 大家本是同一個僧團,跟著同一個老師學習,為何就要分這麼多層次?就要有這麼多限制、關卡?就為了所謂的學法,多少人寧可不擇手段,背信欺義、傷天害理。難道佛法是這樣體現的嗎?透過傷害別人來完成自我的修行?這就是所謂的佛教精神~「慈悲心、無害行」?依止法如果失去了這個內涵,還能稱之為佛法嗎?那與世間的偶像崇拜、效忠政黨、甚至伊斯蘭教的信仰精神又有何差異?擁護領導,排除異己,順者存、逆者亡,黨同伐異,就是所謂的修行?堪能稱為大乘思想嗎?還是本著是大乘思想,做的是極端組織的行持?如果師長身邊的人,所散發出的就是這種修行氣息,會給師長帶來多少麻煩呢?現在問題已經夠多了!還要再火上加油嗎?




為了表示自己熱愛團體、效忠師長,就可以盡情的蹂躪他人?



<自我意識>


總是想著自己,自己的師長、自己的團體、自己的學制、自己的寺院、自己的翻譯、自己的、自己的………,無限龐大的自己。試曾有放下自己去想想別人?融入大眾、和大家和平共處?能不能學學我們傳承師長~尊者的心胸格局?不分教派、不分內外、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僧俗;沒有自己、只有他人;愛戴一切眾生,慈悲的胸懷,廣闊無垠的包容度,大慈大悲觀世音的化身,誰不為之動容?為何總要把自己搞得小鼻子、小眼睛,自己歌功頌德?與世人格格不入?這樣的心胸,又能將佛陀教法傳播的多廣?很快就成為全民公敵,被世人殲滅,落到極端組織的現場。



真的要讓大家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格局,走向人群,走向世界,看看天地之大,不要像井底之蛙,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幻想中,又總是在意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這樣如何拓展廣大的事業?



<參學>

 一個人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文字書本上,也不能一直關在一個小環境,必須全方位發展,應該適時地參方遊歷,闖蕩江湖,見見世面、開拓眼野、拓展格局,不要總活在自我小空間。讓他能夠多想想別人、想想整體、想想世界、想想三界,乃至更多。讓他知道他肩上的使命,他自己就會去拼搏,知道該做什麼。否則就在意那點小東西,永遠像個小孩一樣長不大,胸無大志,人格扭曲,站不上檯面,來生還堪憂。觀察這些當過兵回來的同學,大都表現得較穩重、成熟。換個生活環境,會使人重新思考許多生命問題,抉擇清楚後,出家的本質才真正開始。

我們不需要愁如何留住人,只需要想如何改善制度,讓大家都自願在其中歡喜地修學。

<閉關>

除了廣泛的聞思外,應該還要搭配實修課程,定期閉關,沉澱所學內容。不在於安排多少的研討課,也不在於研討的多熱絡,只在於是否深植入心;不發自內心的深入思惟,永遠只浮在表面或停在文字。需要安靜的沉澱,離開喧囂,認真地省察自心。不要求說給人聽,只求改變自心。忙著和人討論,往往忽略了內心

<俗眾>
<老學員>

 俗眾的問題,就是僧團問題的縮影。老法師對應老學員;僧團體制對應法人體制;新淨對應新學員;學制、師資、學風、格局、管理問題等,幾乎所有問題如出一轍,可以說是出自同一個模組。聽說現在老學員的流失率高達80%。退休後,就等同廢物,又老又病,被人嫌棄,苟延殘喘。許多將退休的老學員,都在擔心他的晚年要如何度過,一輩子的積蓄、性命都寄託給團體,最後卻不得善終,能不心寒嗎?誰不想念師父在時,那深切的關懷?師父走後,又誰會關心他們?「團體變了!」是他們最終的結論。只好趕快另尋他路,求救他方

<班長>

現在班長的水準降低,無法帶出高度和深度,有些修行的見解帶有偏激,還仗勢欺人,不肯認錯。強烈排他,宣導福智人不應去其他團體護持、不應供養離寺法師、不應修淨土法門等,多的不勝枚舉(我也懶得記了!)。

 <募款>

 還在教室裡,硬傳錢筒,雖說發心供養,但刻意一桌一桌傳,不供養,旁人就使眼色,不就等於強迫?本來每個支苑早已安設供養專用的匯款機,又何必在課堂、學法的地方,再搞個錢筒?而且還要傳過一輪?破壞學法的品質。

<學制>


現在五大論的學習已經遍及臺灣各中心,有很多格西,甚至從印度學完歸來的臺灣人在授課,教的清楚仔細明白,而且人少又方便提問。雖然福智也開始推動這類學習,畢竟人多,限制也多,母班到課率不滿幾成,拿不到學習護照;沒有護照,就不能上中文五大論;就不能再昇班。對於某些學員而言,母班的帶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他的需求,他的疑惑在母班也得不到解決,他需要的是更強力的師資及同行,然而目前團體並無提供跳班或換班制度,對他而言參與母班就是浪費時間,你說他還能在團體內存活多久,最後還不是得自尋出路?現在團體推展的事業越來越大,處處缺錢,總以錢為導向,正所謂向錢走。大家都需要法師的關懷及提昇,然而法師哪不去,就專跑企業班。這又讓人怎不心寒。我父親一直覺得,錢不是大問題,把人留住才是重點,有人就會有錢。要留住人,就要有好的學制。如果能常舉辦居士佛學營,開放各種課程教學,有好的師資授課,自然能夠留住大家的心,錢就會來。不需要到處去要錢,要久了大家都怕,還失尊嚴,破壞形象。
居士的學制始終是個大問題



<申訴>

 
各區里仁及各教室,都有負責的教室長或組長,有些做法也不通情理、打壓下級、差別待遇等,導致民怨四起,他們表示,這些領導人應該要教育,否則真的會經營不下去。還有太多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這麼多問題,都不知向誰反應,明明看這樣下去,團體一定會越來越艱難,但又該向誰傾訴呢?員工被上級不合理打壓的苦,無法傳遞到更上層,因為他能觸及的層面就是他的上級。上級被員工不合理對待時,既不能開除(因為大家都是義工性質),也無法向上反應。即使逮到機會向學長反應,又被扣上觀過抱怨的帽子。只好忍氣吞聲,任憑擺佈。問題依然沒法解決。


還有太多問題需要解決,大家不知如何在這些境界上轉逆緣為道用,需要過來人的指導,至少要有個訴苦的管道,否則憋在心裡會憋出病的。所以我才建議一定要有個申訴專線,讓所有人不分階級都能自由反應自己所遭遇到的困難或團體所發生的問題。知道問題後,才能盡其所能的去協助與改善,帶給大家希望。

 <結語>

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拉哩拉雜地寫了一大堆,也可以算是嘔心瀝血、不顧一切地將這些年來所見、所聞、所思全盤托出了!裡面所呈現的全是團體的問題及癥結點。並不是表示團體一無是處,純粹是為了改善問題。我也知道寫這種內容,風險極高,但我已不在乎別人會如何看待我,覺得我是在批判也好,毀謗、觀過、抱怨、牢騷也行,要打、要罵、要隔離、當作惡友、殲滅、起單都行。我只希望問題能夠真正改善,師父老師辛辛苦苦所創建的團體能夠長久興隆,不要毀在我們這代的手上,他們的弟子眾乃至更多的有情都能離苦得樂。如此而已。




如果在敘述的過程,有過於激進、偏激,或有誤會、不如法處,在此懺悔,也請賜教指正。
還有一些我們班第二輪學制的問題,已經不敢去想了!就此作罷!

最後祈願善識久住、聖教昌隆。


不慧比丘  性融虔十 2017.5.16. 於新院隔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