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如何從"找不到"更進一步思考無我 [接續]; 關於無我的小故事


如何從"找不到"更進一步思考無我 [接續]; 關於無我的小故事

作者xcloudx ()
看板Buddhism
標題[請益] 如何從"找不到"更進一步思考無我
時間Tue Mar 20 09:24:59 2018



「我的頭不是我,我的手不是我,無法指出一個具體的我」對於一個初學佛法的人來說,以我為例,能說出的「無我」論述大概只能到這邊 想請益、探討的是,如何在不需要太多理論基礎的狀況下,更進一步思考?
的確,這裡指的是用分別心去思考,想了解這個區塊 以藏系的傳承的邏輯論述為例,需要先學習四宗對無我的見解 不過在這之前,是否能夠有思考無我的材料呢? 
哪怕只要更深入一點點就可以
目前末學聽到的引導方式有兩個 
 在五蘊之外,能指出「我」嗎? 若要指出我,必然至少要先指出五蘊的其中一個 例如,透過我的身體指出我,或透過想蘊指出我 無法在完全不先指出任何一法的前提下指出我來 「我」就只是建立在五蘊上面的一個概念
2. 替換五蘊之後,「我」還是「我」嗎? 如果把我的智慧,換成文殊菩薩的智慧,那我還是我嗎? 我如此思考了以後,會發現「我」的認定,是不夠規則而且具有灰色地帶的
例如:替換我的受蘊,我的苦樂感受換成我的朋友的苦樂感受,我認為「我還是我」 
如果替換想蘊呢?我的價值觀判斷換成我的朋友的價值觀判斷,我認為「我不是我」 
3. 還有辦法透過某個小訣竅使推理能深入一步嗎? 或者有其它切入的角度?

感謝各位

soulism: 大智度論對因緣所生法,有提到十種比喻,還有十八空.應該對您的問題有點幫助. 03/21 12:09 

cool810: s法友提到的部分,大般若經提到二十空,板上po過相關可參考#1OURizso [讀經] 《大智度論》「四念處」乃至「四神足」 03/21 12:23 

→ soulism: 當我們看般若系的經論,看了很多空,別忘了這麼多空,都是基於緣起法,所展現的法性.不然很容易掉到斷滅中. 03/21 12:37 


謝謝兩位法友的提醒,我先訂了達賴喇嘛寫的認識自已 還有從懷疑中覺醒這兩本書 
也感謝您們提供大智度論的觀點 確實有時候在思維時,會覺得往斷見的方向 此時應該是要請益師長會比較好嗎? 
眼睛看得到的比較不容易有斷見的感受,可以分析桌子或者是我自已這些 
我會想說一開始儘量不要以三寶業果為對境 因為所立已經不穩,再去破的時候好像就過頭了 
編輯: xcloudx (36.224.134.54), 03/21/2018 17:09:22 
推文自動更新已關閉

*****************************************

關於無我的小故事
作者tangchin (tangchin)
看板Buddhism
標題[討論] 關於無我的小故事
時間Wed Mar 21 16:40:13 2018        


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當你並沒有任何偷盜行為時,有一天你突然被他人指責是小偷, 這時候你感覺到受到傷害,你的心裡面出現了許多聲音,一方面為自己辯解、想告訴對方 自己不是小偷,一方對對方的誤解感到憤怒不平。         
那麼,我們再倒帶回去,當你被指責是小偷時,我們把這個情境擴大,在你突然間覺得受到傷害的時候,那當下,身體裡好像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一個不必依賴什麼,渾然就在那裏的我受到傷害了,接下來就是感到一連串的憤怒。
無我所要遮擋的我,就是上述情境下,那個看似實實在在、渾然天成的我,就是補特伽羅我執,就是輪迴的根,就是無明,就是集諦,就是所應破,就是所應斷。 
上面那個情境因為是憤怒,整個情況會很明顯,所以我們比較容易找到所破的我那個不曾存在,確又被有情認為實有、自性有的「俱生我執」,
我們都知道我執是煩惱的基礎, 也就是說每一個煩惱背後都有我執,只是多數時候我們未曾察覺罷了,不是嗎?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167.164 


redbalon: 強烈的貪欲和憤怒、憂悲惱苦湧上心頭時 很容易察覺,也容易平復。細微的就很不容易察覺 03/21 21:32
soulism: 瑜伽師地論說,認識外境的步驟:率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  所以一定會知道,只是有些事太熟了,如做壞事做太熟悉,很快接觸境 很快就到決定,又沒戒定慧,當然就生起惡心所,做惡業,所以學佛,戒定慧是很重要,對治煩惱的方法. 03/22 09:46 
cool810: 感謝分享_/\_ 03/22 11:46 
cool810: 如樓上說佛法以戒定慧三學趣向解脫,戒定慧三學以慧為依歸,導向智慧得解脫。慧是解脫的正因,戒定是得解脫的助緣。佛法不共世間的智慧,主要是聞思修無我空性之智慧資糧 
 (《菩提道次第廣論》:「抉擇能趣解脫道性,....修何等道 而為滅除者,....應學寶貴三學之道。」) 03/22 11:54

推文自動更新已關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